集体形象:中国当代艺术巡回群展
香港大学博物馆,香港 二零零七年七月至八月
策展人:姜节泓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群众集会在数不胜数的政治运动中成为了人们熟悉的社交形式和显著的社会现象。基于复杂的社会政治背景,“集体”这个概念被丰富地演绎着。有时候,它可以被修饰为一个“大家庭”;有时可以被确定为日常生活中的“规范”;甚至,被打造成“人民”的理想化形象。集体生活的意识形态并不需要个体的独立性,而是一种一致,每个个体只有在这种一致中才能寻求到合法的身份,并被认知和尊重。然而,在那样的年月中,人们对于毛泽东及共产理想的一致追崇不光能够营造宗教式的严肃氛围,还能激起类似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欢庆和喧嚣。被收纳潜藏于静穆集体中的一种民族主义狂欢节式的兴奋,总可以海啸一般地被突然释放出来,奔放不羁。
在后毛时代,对于人们的集体形象的重新诠释成了当代艺术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这个展览所包括的十位艺术家以他们的视觉作品审视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关系 - 个人和集体、私密和公共、家庭和社会;并思考,想像和描述着一个中国式的集体形象。
展览期间,《 遗赠或负担:从中国文化大革命到当代艺术(Burden or Legacy: From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to Contemporary Art )》已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










更多文章内容请见: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中国预科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