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院校同盟理论资料 → 正文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作者: 孟卫东 来源: 光明日报 时间: 2007年8月3日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不像美术教育成熟,许多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并未发展成为独立的科系。虽然我国设计艺术教育近20多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依然存在着一系列诸如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学科定位不准等突出问题。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国家制定了扩大招生规模等一系列政策,艺术设计专业在一些综合大学、工科和师范院校中纷纷开设起来,目前为止已超过1000所高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动画学院等二级学院也相继在这些高校成立,其发展趋势之猛、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然而,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脱胎于“工艺美术”,这是一种以美术为基础的设计模式,一直不大重视与技术、经济的联系,也不考虑经济对设计的影响,沿袭这种设计模式使得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束缚。

  现状和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设置较早,多数院校都有很强的师资队伍和悠久的办学历史。然而,艺术设计专业与美术教育专业相比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大部分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都是附设在美术教育专业下。由于传统艺术院校基本上是按照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因此很难摆脱美术教育的教学体制,也由此造成了学科划分不清晰,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等问题。如此看来,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体系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如果不能明确对培养方向定位的话,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就很难保证。

  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的不规范也是艺术设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大多实行的是“2+2”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两年的基础教育加上两年的专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过多地强调基础教育,忽视了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从而导致专业课程减少、专业不专、科目间联系不强等弊病。高等院校应借鉴艺术设计院校的“1+3”教学模式,即在大学一年级里,所有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在设计基础部进行一年完整的、不涉及任何专业的设计基础学习,从二年级开始进入各个专业系,由各个专业系来提供给学生专业知识。这样就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专业学习和艺术设计实践。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它具有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品质特征。因此,艺术设计理论也要综合哲学、社会学、美学、文化学等相关的知识。然而,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制度主要是强调学生的专业特长,对文化课要求较低。忽视文化素质教育,强调艺术表现是许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课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有研究者指出:“从艺术设计教育而言,倡导创造性教育已有很长时间了,但时至今日,大多数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仍然是传统型的技法教育。有的院系的素描、色彩、构成、字体加上设计表现(效果图、模型)等技法训练课程占总课时的80%以上,而人文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课程很少,形成了学生表现能力(主要是图绘能力)较强,人文学科综合素质偏低、模仿能力强而创造性不足的通病。”

  此外,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突出表现在一些新的专业上,比如动画专业。目前,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师资的解决,一部分是通过将自己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留校任教或引进其他艺术设计院校的毕业生直接作为教师启用,这部分教师虽然学历较高(高等院校教师目前普遍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但职称偏低,普遍缺少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教学水平大打折扣;另一部分则是从美术专业转行艺术设计的,这部分教师多采用短期进修、培训或自学的方式转入艺术设计,没有接受过专业艺术设计教育,也不具备艺术设计实践经验,大多数人很难胜任艺术设计的教学工作。

  建议和对策

  任何一门学科,在设立之初都应制定一套关于本学科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艺术设计教育也是如此。然而有些高等院校只有近期目标,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它们往往以眼前的利益为目的,比如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教学计划等方面的制定上,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结果导致反复修改和调整。众所周知,要想办好一个新学科,必须有一套经过科学探讨和论证的专业计划,既要有理论依据又要结合实际,既要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又要结合所在地区的区域特点。因此,笔者以为,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应重点作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个性化的办学模式。在国内,艺术设计教育大多一哄而上,根本不考虑自己院校的特点,有条件的上,没有条件的也硬要上。关于这一点,高等院校应端正态度,深入探讨自己的教学目标和特色,制定学科方向,设置专业和规模,确立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根据所在地域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以及社会需求、培养目标来确立办学理念,追求个性化办学的风格。

  加强艺术文化教育,增加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现代设计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宽泛,它不仅需要深入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要涉猎多种其他学科。由于现代设计是构建在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之上的,因此,良好的综合文化素养是保证设计创造力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整体艺术修养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学生作品品位的高低。艺术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应有选择地开设文史、哲学、宗教、民俗、经济、社会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一些相关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这就要求艺术设计教育应与生产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研究和生产服务;研究为教学和生产提供理论指导;生产为教学和研究提供实验基地,同时与企业和市场紧密接触。这种良性循环的教育体系,自包豪斯开始,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这种教育模式的建立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并形成产、学、研一体的规模效益,从而为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美好的市场前景。

  建立适合的教学评估体系。当前的高校评估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但仍存在一些不适应的方面。例如,教学评估机制这个风向标促使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评估体系简单地套用理工科的办学方式或评估模式来建设和评估艺术设计学科,难以充分尊重和遵循艺术设计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忽视了艺术设计学科建设的特点。因此,构建高等院校艺术类教学评估体系,使艺术设计教育按照自身规律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责任编辑: art2000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