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浩,2000年国内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设计学院(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本科,后留法就读于法国limoges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设计专业,获法国美术学院最高文凭:法国国家高等表现艺术文凭(DNSEP)。现就职于法国THOMSON公司(现法国特艺集团) 巴黎总部设计部。

编辑采访:视觉同盟 fape

视觉同盟:以您个人的观点介绍并评价一下法国limoges国立高等美术学院?
单浩:法国limoges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直属于法国文化部的8所国立美术学院之一。学校为五年制,设有艺术和设计两大专业。学校教学很注重学生设计观念的提升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然后课程设置上比较宽泛,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大胆创新。学校环境设施优越,建筑也很有特色。不过学校在教学观念上可能过于学院派,所以对很多实际性的课题和数码技术不是很看重,有时候甚至是排斥。但国内很多院校对这方面又好像过于强调,总之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容易。
再说说学校的考试。学校每学年有两次考试,一二年级还有四年级是校内考试,三年级和五年级因为要通过国家文凭,所以在通过校内考试的前提下,才能参加国家文凭答辩,考试评审委员会由文化部委派,一名本校老师陪同,但本校老师不具备评审资格,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敢说自己百分百有把握可以通过考试。另外法国美院不存在补考一说,只有通过不通过,所以淘汰率很高,从一年级入学四,五十个学生,到五年级最后能毕业的往往不到十个人。
视觉同盟:请谈谈您个人留学的收获是什么?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单浩:收获我想是多方面的,如果从出国前给自己定的目标来看,收获就是从学习到工作我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当时给自己设订的目标。
最大的挑战,我想应该是如何在设计创作中让自己更加自由。
 TECHNOLOGY影片图形
视觉同盟:您将来有什么短期和长期计划?
单浩:今后的打算主要取决于回国还是不回国。如果国内有合适的机会我想应该还是会选择回国,一方面家人都在国内。另外一方面,巴黎的生活很平静,节奏比较慢,很容易让人失去创业的激情。很多人有这种感觉:觉得这边更适合度假或者养老。
视觉同盟:您留学所在国家设计行业如何呢?
单浩:法国的设计行业发展得很完善,也很规范,设计公司或者设计师尊重游戏规则,很少有出现竞价的情况。法国设计行业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充满竞争的行业,一个设计师如果不注重个人学习,非常容易被淘汰。另外一方面,因为法国是一个社会福利国家,公司每雇用一个员工都要负担非常重的社会保险金,所以公司在正式雇用一个设计师的时候非常慎重,比较多的情况是直接雇用自由职业者身份的设计师,一方面公司可以免除为设计师缴纳社会保险金的负担,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方便的解雇设计师,当然对于自由职业的设计师而言,也是来去比较自由,收入也相对多一些,但是不稳定。
 数字内容安全招贴
视觉同盟:以您就读过的学校为例,请对比一下国内外设计教育的区别?
单浩:相对而言国内院校可能更注重学生基础造型能力,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而法国设计教育而言更为侧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发挥和设计观念的培养,事实上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二者同样重要,所以某种程度上相互间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另外在法国美院里的文化课程和国内比要少很多,学校甚至连毕业典礼都没有。在法国好像个别私校有毕业典礼,公立艺术类学校一般没有毕业典礼。
视觉同盟:以您的亲身体验为例,能对希望留学的同学谈谈设计专业留学方面的建议吗?
单浩:这里我简单说几点自己的体会。
首先是语言学习。这方面的重要性我想不必多说了。
第二是自我定位。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专业选择及院校选择上就会比较理智。因为在法国,公立院校中大学和美术学院侧重点完全不一样,一般说来,大学系统注重理论研究,而美术学院则侧重实现作品。另外私立学校和国立院校也差别很大,私校学费贵,课程安排非常职业化,也很实际;国立院校相对而言注重更多的是观念,职业化教育比较少。老师对此的解释很简单---学生时期是最自由的阶段,学习期间主要精力应该放在观念培养上,多做一些尝试性质的设计,至于职业化的设计,工作以后要做一辈子。
第三是考试观念。见过不少学生以国内的美术考试标准来准备法国美院考试,那希望是非常渺茫的,因为法国美院录取学生不是以绘画技巧为准绳,主要看重的还是考生的创造性思维,个性以及可发展潜力。
 关于声音和色彩-动画截图
视觉同盟:在国外留学毕业并直接工作的设计师不多,您在这方面有什么心得?
单浩:在法国优秀的设计师有很多,竞争也很激烈,所以对于一个外国设计师要在法国立足并且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种挑战很有成就感,尤其是在一个没有任何关系可以依赖的环境下,成功以后你会觉得用实力证明了你自己。
至于心得,如果是从工作机会上而言,存在机遇,但是何谓机遇,我相信机遇始终是给那些做好准备的人。
另外一点是自尊自信,这是专业以外的东西但可能比专业更重要。
视觉同盟:请谈谈您工作经历?
单浩:我的面试经历很简单,主要就是展示自己的作品,设计行业的面试不会很复杂,因为一个设计师是靠作品说话,当然必要的作品解释能力是一定要有的,然后大概说说自己的学习职业经历,工作意向之类的,后面的事情就是公司高层批准,人事部门的审核,最后得到录用通知。
我先后在两家法国公司工作过,一个是广告公司PUBLICIS CONSEIL(法国阳狮广告总部),另外一个则是我现在所在的公司-THOMSON(现法国特艺集团)。两个公司工作性质有些不一样,在广告公司相对而言接触的设计,面要广一些,而在THOMSON则主要带领团队做一些偏观念,技术感较强的设计项目。
在法国公司做设计有几点感触颇深:
一是他们对图像的尊重。这里说的尊重可以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设计图像的尊重。一个想法出来,后面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去实现,他们直觉中很少有直接去找图库的想法,更多的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摄影师去专门拍摄,所以在设计用图上,他们非常注重原创性。另外设计师与摄影师的沟通,创造出来的影像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创意的视觉体现。
另一方面的尊重是对图像创作者的尊重。版权问题在这边看得很重,所有的大公司都有一个专门负责审核作品是否涉及到版权问题的部门。当然在设计过程中不仅仅是图像比如字体,音效等所有的设计素材都必须非常严格的考虑是否有使用权限,如果没有使用权,必须由艺术购买部门购买。
还有一点是他们的分工非常细致,这点使得设计师有更多时间从事创作。在我进入法国设计行业之前,我觉得一个设计师应该了解很多东西,比如手绘功底,电脑操作,印刷技术等等,但实际上他们很多设计师连一张像样的草图都画不好,当然我相信有一些也是不愿意画的,往往是他们勾出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设计草图,然后再去找专业的插画师去实现设计草图,然后再根据设计草图找摄影师拍摄,最后实现印刷稿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制作,校色等等。
当然所有的这些都涉及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设计资金。广告设计制作费用在法国很多时候是高得惊人,所以对于设计公司来讲,资金充足是最大限度实现设计方案的一个很好的保障。
另外一点就是和法国同事的合作沟通问题,因我是这两家法国一线国际设计公司第一位正式入职的中国设计师,应该说在法国的学习经历为我在法国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最起码在专业沟通上问题不大,对他们的思路和想法也比较容易了解,但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还是出现过一些问题。很多时候理解相互间的文化需要一个过程,文化背景的不一样,对同一样事物的理解也会很不一样,并且这种理解对双方而言都很自然。很多时候这种碰撞也会变得很有意思,常常能发现很多意想之外的东西。总的来说,现在对这边的工作环境氛围还是非常适应的。
法国公司工作时间上相对比较灵活机动,每天可以不用太准点上班,平时工作时间安排可以比较个人化,但前提是公司布置的任务得保证质量,按期完成。然后公司假期比较多,一年除去周末节假日,还有带薪假期5个星期,法国人是典型的度假第一,工作第二。
视觉同盟:对我们的读者说几句话吧?视觉同盟是面向全球华人设计圈的专业网络媒体,读者包括设计院校学生和从业设计师。
单浩:很高兴能在视觉同盟和大家交流。希望越来越多 “Made in China”的设计师及其作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