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女人”靳羽西,杨澜、马艳丽、高敏、高圆圆金饰设计作品首次亮相 安格鲁阿山帝“黄金畅想”金饰设计大赛终评结束,决赛选手名单公布

2007年1月29日,安格鲁阿山帝“黄金畅想”金饰设计大赛(中国)在北京举行了决赛终评新闻发布会,宣布了17位晋级决赛的选手名单;同时大赛“名人设计师”靳羽西、杨澜、马艳丽、高敏和高圆圆以“真女人”为主题设计的金饰作品也首次亮相,与公众见面。
终评评审团成员之一,安格鲁阿山帝黄金有限公司市场经理Mark Pool先生表示,原创性和创新性是本次大赛最为重要的评选标准。入围17位选手的作品突出体现了兼具国际性和时尚性,并能很好地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一致特点。他们对"真女人"这个主题都能比较精准地理解和把握,并在材质选择,结构细节等方面有很多创新。这些决赛选手的作品将被汇编成集,并将在国、内外巡展。Mark Pool先生同时透露大奖的获奖名单已经产生,但只有等到今年3月底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才能最后揭晓。
素有世界黄金首饰设计行业"奥斯卡"奖之称的"黄金畅想"金饰设计大赛至今已在南非、巴西、印度和中东成功举办过。今年首次进入中国,由南非安格鲁阿山帝黄金有限公司、大中华时尚金饰领导品牌Just Gold?及世界黄金协会联合主办。
大赛的主题为"真女人",即独立、自信又不失女人天性的女人。"真女人" 概念的始创者Just Gold?集团总裁吴毅把"真女人"引申为具有独特的自我、自立且自信,目标明确、不会坐等机会,而是为了梦想积极行动、大胆追求的现代女性。
作为当今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靳羽西、杨澜、高敏、马艳丽和高圆圆被大赛邀请为"黄金畅想"名人设计师。她们根据大赛"真女人"这一主题,各自设计了一款金饰,展示个人心目中的"真女人"形象。
大赛主办方之一世界黄金协会远东区董事总经理郑良豪先生宣布靳羽西、杨澜、高敏、马艳丽和高圆圆的设计作品将在3月底举行的颁奖晚会上拍卖,所有拍卖所得捐赠给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用于建立女性创业培训基金。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萍认为"真女人"的主题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所倡导的女性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相一致,这为妇基会和安格鲁阿山帝"黄金畅想"金饰设计大赛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王萍表示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这样的平台上和"黄金畅想"合作,共同扶助和支持中国女性,发扬"四自精神"做一个"真女人",勇敢地面对挑战,创造新生活。
新闻发布会上,杨澜、高敏、马艳丽和高圆圆亲自向与会媒体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同时阐述了作品背后的设计理念。
杨澜的作品由一条项链和一对耳饰组成。中心设计是一个"澜"字。杨澜认为 "真女人"的美丽与美好应该源自她的内心,正所谓"生活大致平静,心中总有波澜",这种"波澜"源自于她在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的同时,也不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在今天这个女性选择和机会相较以往大大丰富的时代,"真女人"的"真"更为可贵。这样的真诚与美好如同我们日日书写的汉字,看上去平凡淡定,却自有从容的力量。
自称从未设计过首饰的高敏此次的作品是一个设计略带夸张的手镯。黄金手镯配上白色水晶,随着手臂的摆动而摇曳,很是吸引人的目光。对于她的设计,高敏解释说,作为女人,总是为男人或者女人奉献自己的“心”,“情”和“爱”;这三个字在中国传统文字中都含有“心”字作为部首,所以她的设 计突出“心”型设计。而水晶,如流水般剔透;如阳光般绚丽;但又璞华,不张扬;凸现中国传统女性美德。所以她选配水晶作为设计的点缀。
既是名模又是著名服装设计师的马艳丽此次也是身兼两职。她除了受邀担任名人设计师以外,同时还是黄金畅想金饰设计大赛四名独立评委之一。她的作品是一枚以年轮为主题的戒指。马艳丽认为一个小女孩只有通过时间的洗礼、沉淀、提炼才能变成一个智慧、魅力的真女人,就象一杯沉酿封存越久越近乎完美。她因此将主题定在年轮上,表达了现代女性之美在于岁月之沉淀而不畏于岁月流失,就象黄金一样,精神随着时间而升华而产生一种永恒的魅力。
高圆圆的作品是一个长长的项链。项坠由圆形,五边型,菱形和三角型等层层相扣。她解释说,在她小的时候,曾经非常固执地以为"我就是我,永远不会改变",然而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她发现,原来有许多个"我"在生活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她的名字是圆圆,所以她以圆形和五边型,菱形等图形代表生活中的不同形态和角色。她认为,"真女人"应该是不拘泥于一种形态,画好生命中每一个轨迹,做好每个真我。
靳羽西因为正在纽约没有出席新闻发布会,但通过一段视频向与会媒体阐述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她的作品由一对耳坠和手链组成。她表示,如果没有真心、真情、真爱,那女人就失去了最珍贵的味道--真女人的味道。因此她的设计作品用黄金代表女人的真实;用心的形状代表女人真诚,而她最喜欢的红色,就代表着火一样的热情。
“黄金畅想”金饰设计大赛(中国)由安格鲁阿山帝黄金有限公司、香港时尚金饰品牌Just Gold以及世界黄金协会联合主办。大赛打破了以往仅限于珠宝首饰设计者参加的惯例,对所有设计者开放,鼓励并支持其他非首饰设计领域如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乃至汽车设计领域的学生、职业设计者和业余设计者参加。自2006年6月开赛以来,大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四百件作品,其中不乏香港和台湾同胞的创意之作。参赛者有专业的首饰设计人员、设计领域的学生,也有钟情设计的业余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