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CG·动画CG资讯 → 正文
探索亚洲素描中国,新锐导演再度启航
作者: Discovery亚洲电视网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06年10月11日

Discovery探索频道将在200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全面启动
2006年度Discovery中国“新锐导演计划”

【2006年10月10日,北京】全球领先的纪实媒体公司Discovery传播公司的分支机构 - Discovery亚洲电视网,联合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于今日宣布,全面启动2006年度Discovery中国“新锐导演计划”,在中国大陆及港澳特别行政区遴选最具潜力和最富才华的新锐导演。

这是“新锐导演计划”连续第四年在中国举办。该计划旨在为中国导演提供机会,跟随Discovery探索频道的获奖制片人接受实习培训和专业发展,从而让他们得以在国际舞台上展露才华并赢得认可。我们力求将一幅真实的现代中国图景,展现给Discovery探索频道的观众 - 遍布全球三亿一千七百多万户家庭。

今年的“新锐导演计划”将以“素描中国”为主题。Discovery探索频道衷心期盼六个“真实”的故事。其主人公虽平凡却不乏魅力,更有非比寻常的成就。他们的成就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覆盖各行各业,包括科技、环保、文化、艺术、教育、商业…… 这六幅“素描”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的人文和社会面貌,充分反映当代中国令世人震惊的飞速崛起。

凡中国大陆及港澳特别行政区有志于参加本次选拔的纪录片导演,均可提交故事大纲或剧本。参选文案必须向评委证明,所讲述的故事对电视观众富有娱乐性 - 具有个性鲜明的人物、紧凑生动的情节,或者正在寻求突破的挑战。

自即日起到2006年11月20日下午5点截止,申请人可围绕“素描中国”主题,向200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提交一部半小时纪录片的故事大纲或剧本,以及适当的制作预算。我们将从中国大陆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的所有申请人中遴选出12名入选者。他们将于2006年12月4日到5日前往广州,参加由Discovery探索频道和200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组委会在200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期间共同举办的最后选拔研习会。最终胜出的6位获胜者将会在200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宣布,并将得到Discovery亚洲电视网的资助,在6个月内完成影片的制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Discovery探索频道在本次大会期间所举办的最后选拔研习会,将首次对200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的参加者开放。这为未来有志参加Discovery中国“新锐导演计划”的中国纪录片导演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有意参加2006年度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的申请人,敬请访问2006年度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网站www.discoverychannel.com.cn或者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网站www.gzdoc.com了解本次活动详情。

申请人请将故事大纲或剧本寄往以下地址: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 源向平先生 收
中国广州市东风东路836号东浚广场四座1201室
邮编:510080
Email:info@gzdoc.com
电话:(020)87670529
传真:(020)87624895
来件请注明2006年度Discovery探索频道《新锐导演计划》,提交文案截止日期为2006年11月20日周一下午五点。

2003年首次登陆中国的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体现了Discovery探索频道对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全力支持、对中国年轻人梦想的积极鼓励以及对中国人文故事的极大关注。在中国纪录片界,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已成为最权威、最具知名度的纪录片导演新秀选拔活动之一。通过连续三年的选拔活动,已有十八名中国新锐导演在Discovery探索频道的资助下,实现了将剧本变为现实的梦想。这些中国新锐导演已经走上了国际舞台,他们的作品已经赢得过多项国际大奖,包括2003年“亚洲电视大奖”评选的“最佳纪录片”大奖。

由2005年度“新锐导演计划”优胜者所拍摄的六部纪录片组成的系列专辑「中国新世纪」,已于今年七月在亚太区的Discovery探索频道隆重首映,并于2006年10月2日至4日期间,在全国二十六家省及直辖市电视台的《探索栏目》播出,共计到达一亿一千四百多万户家庭。

去年的六位优胜者(及其搭档)和他们的纪录片分别是:
龙淼渊/《内蒙小超女》
崔宏新/《汽车改装迷》
崔明明,吕朝一/《大辫儿》
施秋荣/《老北京学英语》
刘礼昌/《矿工摄影者》
许俊/《798艺术工厂》
其中由施秋荣所执导的《老北京学英语》已在今年的“亚洲电视大奖”评选中获得两项提名 - “最佳纪录片(短片类)”和“最佳导演”。

欢迎垂询
康晓寰小姐
Discovery亚洲电视网北京代表处
公共关系经理
电话:(8610)6522 8009转5503
传真:(8610)6522 8838
电子邮件:connie_kang@discovery.com

池鲲
凯旋先驱公共关系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办事处
电话:(010)8580 3388–827
传真:(010)8580 3318
电邮:chi.kun@knprbj.com

关于Discovery传播公司
Discovery传播公司(Discovery亚洲电视网的母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纪实媒体公司。它已从其核心资产 - 1985年在美国首次开播的Discovery探索频道,成长为目前到达一百七十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订户已达十四亿的全球媒体巨擎。Discovery国际电视网旗下拥有十七个电视品牌,到达七亿零四百万累计订户。在亚太区,七大Discovery电视品牌携八种语言定制的节目,到达二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三亿三千万累计订户。Discovery传播公司有四大股东:Discovery控股公司(纳斯达克代码:DISCA、DISCB)、考克斯通信公司、前进/纽豪斯传播公司以及公司创办人兼董事长约翰 S. 亨德瑞先生。

关于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GZDOC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国际纪录片专业活动。大会的主要活动有:纪录片评奖,纪录片展播,纪录片产品商店和纪录片制作方案预售。

2005年大会共吸引来自全球20多个最有影响力的纪录片播放机构,发行商和400多名中国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纪录片制作人参加大会。

积极推动中国纪录片和制作人走向国际市场,是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2005年起,大会实施不同程度地支持中国纪录片制作人走向国际市场计划, 包括资助中国纪录片导演参加大会。在大会期间举办“最有国际销售潜力的纪录片制作方案”评选活动,获选者将得到大会的资助,参加其他国际纪录片大会,获得更多的商业发展机会。

2006年,已经有20名中国纪录片制作人获得大会资助,参加了加拿大多伦多HOTDOC纪录片节和德国莱比锡纪录片节, 并成功地获得了与国际的商业合作。

基于同样目的,2006年度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由Discovery亚洲电视网与200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联合举办。这项合作将扩大中国纪录片制作人在国际市场的活动空间。

事实上,今年,所有期望通过纪录片制作方案预售这种形式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纪录片制作人,将有机会同时获得由2006年Discovery探索频道中国“新锐导演计划”,和2006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最有国际销售潜力的纪录片制作方案”评选计划的资助,愿望成真。

200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制作方案国际预售时间和买家资料,“最有国际销售潜力的纪录片制作方案”评选时间和导师资料,刊登在200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网站WWW.GZDOC.COM

 关于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
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最初于1995年在欧洲首次推出,当时制作了获奖作品系列专辑《亡命追缉令》,聚焦于生活在英国社会边缘的人群。1996年, Discovery探索频道委托南非的新锐导演制作了六集系列专辑《南非视界》,探讨南非在废除种族隔离政策之后所面临的社会状况。1998年,来自德国的六名年轻制片人拍摄了《铁幕重生》,描绘了柏林墙倒塌后德国社会的人生百态。2000年初,欧洲Discovery探索频道委托才华横溢的荷兰制片人,制作了一部有关环保主义者的系列专辑《生态奇兵》。
该计划于2000年9月首次登陆亚太区,澳大利亚制作的系列专辑《南方新视野》展映了六部纪实片,重点报道了当代澳大利亚人的激情与困惑。2001年12月,系列专辑「新锐导演精选:亚洲新展望」在亚洲播出,反映了六个不同亚洲地区的传统和文化以及现代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冲击。
2002年,六部由中国新锐导演制作的纪实短片 -「新锐导演精选:中国新展望」在亚洲地区首映。这部系列专辑以现代科技进步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冲击为主题,充分体现出丰富多彩的故事性和中国新人的创造力,同时也把他们独特的眼光和视角带给数以千万计的Discovery探索频道观众。
2004年,Discovery亚洲电视网在中国再度推展“新锐导演计划”,为崭露头角的中国导演提供机会,以展示才华、获取经验,并为本地区赢得声誉。2004年的主题为"在迅速全球化的时代,富有中国特色的感人生活故事",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地区)的参选者们纷纷踊跃提交文案。
2005年,是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第三次落户中国,创下了该计划连续三年在同一个国家举办的先例。2005年的主题是“在全球化、急速现代化的浪潮下,中国人无论是作为个人或是群体,在这样的一个大趋势下,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每集三十分钟的纪录片浓缩中国及其十多亿人民在国家日益富强的新世纪中所面对的雄心、挑战和变革。六集系列专辑「中国新世纪」集中展映2005年度“新锐导演计划”的六部优胜作品。

 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亚洲)作品的获奖纪录
2002年度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中国)作品的获奖纪录
2003年“亚洲电视大奖”评选
中国大陆导演周俊所执导的纪实片《造纸村风波》荣获“最佳纪实片(短片类)”大奖
中国大陆导演刘畅所执导的纪实片《老北京新故事》荣获“最佳纪实片(短片类)”优胜奖
中国大陆导演王番、陈颖和周洪波所执导的纪实片《绛州锣鼓》荣获“最佳纪实片(短片类)”优胜奖
2003年纽约节电视节目及宣传片大赛
纪实片《醋乡吟》(中国大陆导演朱文达、王国武)的宣传片荣获宣传片类入围奖
2001年度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东南亚)作品的获奖记录
2003年“马来西亚电影奖”评选
马来西亚导演莫那圭拉札所执导的纪实片《造船者的未来》荣获“最佳纪实片”大奖
2003年美国亚洲电影节
新加坡导演陈彬彬所执导的纪实片《活动祠堂》荣获“最佳纪实片”大奖
2002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评选
新加坡导演陈彬彬所执导的纪实片《活动祠堂》荣获学生组“最佳纪实片”金奖
2002年NEXTFRAME国际巡回电影节
新加坡导演陈彬彬所执导的纪实片《活动祠堂》荣获“最佳纪实片”大奖
2002年芝加哥国际电影节
新加坡导演陈彬彬所执导的纪实片《活动祠堂》荣获优异奖
2002年“国际纪实片协会奖”评选
新加坡导演陈彬彬所执导的纪实片《活动祠堂》荣获“学生影片”入围奖
2002年洛杉矶亚太电影节
新加坡导演陈彬彬所执导的纪实片《活动祠堂》荣获“最佳音效剪辑”入围奖


2006年度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遴选要求

有意申请2006年度Discovery探索频道《新锐导演计划》的人士,敬请注意以下遴选要求:

2006年度Discovery探索频道《新锐导演计划》的主题为:
“素描中国”
前进中的十亿中国人
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所在
他们是活力之源
正在让中国变身为二十一世纪的强国
Discovery探索频道衷心期盼着讲述六个"真实"的故事
其主人公虽平凡但不乏魅力
更有非比寻常的成就
为施展才华
他们从芸芸众生挺身而出
为克服万难
他们对超越自我信心满满
他们的成就
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
涵盖各行各业的人类努力
科技、环保、文化、艺术、教育、商业……
这六幅"素描"
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的全景
充分反映当代中国令世人震惊的飞速崛起

虽然“素描中国”是为2006年度Discovery探索频道《新锐导演计划》所设的全新主题,但该主题在前几年的《新锐导演计划》作品中亦曾有涉及。

以下所列的部分作品将有助于更好地澄清“素描中国”新主题的属性:
中国新展望:新少林方丈(2004年度《新锐导演计划》作品)
这个故事将讲述以少林功夫而闻名天下的千年古刹少林寺如何正在适应二十一世纪所带来的挑战。现任少林方丈越来越象是公司的CEO,思考和管理着这座佛门清修之地。我们将追踪拍摄少林方丈一天的生活,亲眼目睹他驾驭和率领着古老的传统迈入现代的社会生活。

中国新世纪:瓷都DV风(2005年度《新锐导演计划》作品)
透过本片,观众将认识到,DV(数码摄像)自拍风潮是如何风靡全球,就连地处偏远的景德镇也不例外。在当地文化站站长 - "农民导演"周元强的带领下,村民们出演并帮助制作了多部宣传片和武打片,尽管这些片子只在当地播映。在电影诞生110周年的背景下,我们将捕捉DV自拍风的全球性影响,以及媒体给当地村民带来的影响。

中国新世纪:老北京叫卖(2005年度《新锐导演计划》作品)
本片将介绍老北京的街头叫卖艺术,这是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结识臧鸿,数十年来,他在老北京胡同的四合院间走街串巷,通过吆喝,叫卖商品。他那独特的叫卖声,曾经吸引南来北往的无数顾客。但如今,为了筹备2008年奥运会,北京正在迅速进行城市改造,越来越多的胡同正在消失,象臧鸿这样的小贩惟有改变他们的技巧,才能在这媒体驱动的时代立足,同电视广告和广告牌展开竞争。

中国新世纪:矿工摄影师(2006年度《新锐导演计划》作品)
宋朝,在山东一个煤矿城镇长大。同他的前辈和后辈一样,他本该成为一名矿工,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来自城市的摄影师。出于对新爱好的强烈兴趣,他迷上了抓拍自己的工友们。宋朝所拍摄的反映矿工生活的黑白照片,因生动鲜明而声名鹊起。他让其他中国人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一群人,尽管他们对国家经济发展贡献良多。最终,宋朝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成为摄影专业的一名学生。本集节目将带我们深入两个世界:一个是工业化的中国 - 属于勇敢无畏、默默奉献的矿工们;另一个是崭新的中国 - 透过宋朝的眼睛所展现的全新气象,如果他不是生活在日新月异的中国的风口浪尖,他的机会可能永远不会降临。

中国新世纪:老北京学英语(2006年度《新锐导演计划》作品)
得知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许多市民都已接受政府的建议学习英语,以便更好地接待不久将会蜂拥而至的游客。我们将结识一群求知若渴的老人,他们将证明学习新事物永远不会太晚。为了提高英语水平,这群老北京人经常聚集在北海公园和游客交谈,甚至每周组织志愿前来的外教给他们上课。我们将聆听老杨的故事,学会新的语言之后,他希望保持健康,实现梦想 - 步入宏伟的故宫给外国游客当义务导游。本集节目将分享一座城市的无比兴奋,它正准备迎来八方游客;一群老人的无比热情,他们似乎永远不甘落后!

具体遴选要求如下:

1. 申请人需提交一部半小时纪实片的故事大纲或剧本,探讨与上述主题相关的论点、议题或事件。故事大纲或剧本的格式不限。任何排版形式、无论是评述性还是依照一定顺序的描述性(剧本)文字,只要能准确传达影片的涵义,均可被接受。参选文案必须向评委证明,所讲述的故事对电视观众富有娱乐性 - 具有个性鲜明的人物,紧凑生动的情节,或是正寻求突破的挑战。

注意:尽管我们使用了"故事"、人物、情节和张力等戏剧术语,但它们的含义应被严格限定在基于真情实景的现实或事实的范畴之内,所刻画的人物必须是真实的。

2. 故事大纲或剧本的长度不得超过(但可少于)3页A4纸,必须用中文或英文撰写。参选文案请寄往以下地址: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 源向平先生 收
中国广州市东风东路836号东浚广场四座1201室
邮编: 510080
Email:info@gzdoc.com
电话:(020) 87670529
传真:(020) 87624895
来件请注明2006年度Discovery探索频道《新锐导演计划》
提交文案截止时间:2006年11月20日,周一下午5点。逾时送达的文案将不予考虑。

3. 申请人还须提交一份适当的制作预算,此预算应根据其参选影片的实际需要而定。

4. 遴选过程将会优先考虑无需长途旅行并且能在5到7天内完成拍摄的参选方案。片中的事件、人物和场景,必须能安排在2006年12月到2007年6月的期限内进行拍摄。如果申请人需要略微推迟拍摄日期或补拍若干镜头,并且这对故事情节至关重要,我们会酌情处理。

5. 申请人可以以个人身份,独立完成整部影片的策划、编剧、导演和制作;也可以以编剧或导演的身份,另外聘请制片人;或是以制片人的身份,另外聘请编剧或导演。

6. 我们鼓励申请人提交1盘VHS录像带/VCD/DVD以证明其以往的影视制作经历。提交的影视内容可以是申请人本人或团队中主要成员的影视作品,即使是入门习作亦可。例如,低成本制作的影视片、为节日展览拍摄的短片、完整的节目,或是为地方电视台或有线电视台制作或导演的影视片段。

7. 我们将从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的所有申请人中遴选出12位入选者。他们将于2006年12月4-5日,前往广州参加Discovery探索频道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期间举办的为期2天的最后选拔讲习会。

8. 选拔讲习会将选出6位优胜者,同时为各部影片确定适当的预算上限。申请人须注意,预算将设限在中下水平,即介于商业性节目和超低成本节目的制作费用之间。

9. 影片制作工作将从2006年12月6日选出6位优胜者后开始,直到2007年8月结束。届时,所有影视作品都将送交位于新加坡的Discovery亚洲电视网总部。制作预算将不包括导演和/或制片人在这6个月内的一般商业酬劳。Discovery探索频道《新锐导演计划》旨在为新人提供实习培训和专业发展的锻炼机会,并非商业委托拍片。所有费用均按预算支付。

10. 关于技术要求 - 影片拍摄格式可以是SP Beta或Mini DV(Mini DV格式的摄像机必须使用专业的3片版,并带有连续的时间码装置)。作品中重要的访谈或事件,至少应部分采用独立录音方式(即不能完全依赖摄像机在素材带上收录的原声)。拍摄工作不得超过5到7天。脱机编辑工作预计需要大约15天。编辑过程必须提供专业的EDL表,以满足数字联机编辑的需要。主要场景同样需要采用独立录音方式,目的是为获取不同的独立音轨,以便最后的混音工作能顺利完成,同时也便于日后能作多种语言配音以满足国际性播映的需要。

11. 影片编辑内容的监制工作(对所提交编辑版的剧本改进和反馈意见等)将通过互发电子邮件进行。因此,所有申请人都必须具备上网条件,方便互联网通讯联系。

12. 申请人的制作团队需有专人全权负责行政事务(如形象、音乐和场地的使用同意书等)和会计事宜(包括预算和定期支出报告)。
重要事项:
申请人若以前曾为国际性电视机构执导过电视节目,将不能以主申请人或导演身份参加本次遴选。
申请人若为经验不足的编剧或导演,可指定一名曾为国际性电视机构制作过节目的制片人(或顾问)来帮助他们完成作品。

(责任编辑: sanbo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5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5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