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平面设计平面人物与团队 → 正文
2006超设计上海双年展总协调人张晴专访
作者: 张晴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06年9月13日


2006超设计上海双年展总协调人 张晴

记者:本届上海双年展除了主题和以往不同,还有没有什么特色和变化?
张晴: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上海双年展就像一个不断成长的孩子,很难说清他自己三岁和四岁的不同。我一直在做上海双年展,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融合在其中,和它血脉相联,所以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当然它的成长变化体现在各个方面,因为上海双年展是一个集合的生命体,它的各个部分都在共同地成长。这其实就是问题的核心。
   
记者:这种成长是否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张晴:当然有。上海双年展从1996年到2000年经历了一个飞跃。96年我们还在做国内的艺术家,比较单一化。2000年是一个里程碑,它开始变得具有国际性,学术性以及当代性。我们希望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能拥有文化的选择权和判断权。从第一届到第三届显然是一次飞跃,我们想从第三届到第六届也有一个飞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能遵循所谓的国际惯例,但是走出去看了很多国际上的双年展才发现,并没有什么国际惯例,大家都有各自的特色。因此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形成自己的地位和操作模式。吸收国际上的优秀经验,同时尊重本民族的习惯,寻求一种持续性的发展。这是我们自己摸索出来的规律,已经被大家认可。
   
  从学术上讲,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永远依托,且扎根于这个城市,这是上海的文化特殊性决定的。其次我们从中国当代艺术中捕捉学术发展前沿,再放眼于亚洲和世界当代艺术的发展前沿,将三点交叉起来。第三,上海双年展的主体遵循一个脉络,在一届一届中型成规律。它们又形成三种依托。把所有这些联系在一起,就是我们办上海双年展的最终学术依托。我们所思考出来得主题都是从这个方向中得来的。
   
记者:您怎么看如今上海双年展的学术影响力?
张晴:双年展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艺术与国家的需要。文化部发言人前几天在新闻里说中国的文化贸易差是10比1。这个数字应该还比较保守。但更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没有能拿出手的东西。如果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无从谈起。而如果我们有了一个非常好的东西,即使有10比1的差距也很好。而中国有了上海双年展就能在世界艺术领域里叫板。因此上海双年展在中国当代文化领域里是一个大贡献,且无法竞争的。 
   
记者:那您对公众的反应又是怎么看的?
张晴:希望他们越来越热爱艺术。我刚参加完电视上的《头脑风暴》节目,一直在反省思索。可能圈内人认识中的“人民群众”实际上是“艺术的人民群众”。我们的接触面太有限。而《头脑风暴》的观众来宾则是五花八门,各个行业的都有。结果那天的场面一片混乱,热闹无比。想发言的人太多了,主持人只好限制在场的发言。后来主持跟我说,这是这个栏目有史以来最具对抗性的一期。因此我就开始思考,大家怎么对艺术的了解这么遥远呢?我发觉还是我们的工作做的不够,应该继续宣传和推广。但它能引起这么激烈的争论说明大家对它是相当关注的。那期节目之后,我在博客上发了一篇文章,结果点击率非常高,而且有很多整文的回复。之后各个领域的记者都来采访我。这让我了解到我们应该做更多跨领域的合作,在艺术之外去推波助澜。
   
记者:那么这种宣传推广究竟应该如何加大?
张晴:首先显然要依靠媒体,它是宣传和放大,是公众的文化产品。其次是网络,我这个网络盲现在也意识到这些了。网络不分国界,看不懂文字的人依然可以通过图片来了解这次上海双年展。最后当然还要做好学生的艺术教育工作。没有文化的国家是可怕的。如今大学毕业并不代表真正有文化。中国自古以来都很贫苦,唯一能给人感动的就是它的文化。没有文化的话这个国家就如同抽离了血液的身体,形同干尸。

更多2006超设计上海双年展文章请点击:http://www.visionunion.com/special.jsp?code=200609120001

(责任编辑: vincent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