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平面设计平面专题 → 正文
2006超设计上海双年展策展人林书民
作者: 第六届上海双年展组委会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06年9月13日

林书民(美国)
第六届上海双年展团队策展人
注重于新高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呈现。
1963年出生于中国台北市,现居美国纽约。目前为纽约科技学院艺术系研究所副教授,同时专研催眠心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任美国艺术与科学协会理事主席、2000年任宏基数位艺术中心顾问、国际数位艺术比赛评审。2004 年纽约现代美术馆PS1艺术广播电台艺术新闻主播。多年从事科技媒体艺术创作并策划展览及经常发表文章及演讲。1990年任雷射立体影像中心创意总监。2003年任南港软件工业园区公共艺术协同策展人。作品曾获日本 ARTEC'95'、97双年展杰出作品奖,1996年获美国席瓦特艺术创作奖最高奖金,2001参展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2002年获南斯拉夫双年展首奖。2004参展上海双年展。近年策划及合作策划的重要展览包括:《发光体》(1997,美国)、《时间移民》(1999,美国)、《无限空间》(2001,美国)、《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心感地带》(2003,威尼斯)、《实拟虚境-南港软件工业园区公共艺术》(2003,台北)、《快感科技大展》(2005,台中),《2006年科学季》(2006,台北)。《快感 - 奥地利电子艺术节》(2007,台湾)。
 
策展人论述
迷上海
双螺旋—— 艺术与设计、东方与西方、过去与未来

 
艺术与设计在历史的发展上,时而聚合,时而分离,但就像DNA的双螺旋,它在结构上并没有真正的分与合,而是在于不同的观点角度。
 
这个结构模式也和上海双年展的主办城市相仿。上海在近代史上扮演着衔接东方与西方的重要角色,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在此交缠旋转了超过一个世纪,构织成上海令人着迷的异元特色。华丽眩目的上海,同时以强大的生命力将中国古老的文化转换成未来追逐的时尚,让这个城市幻化为观照过去与未来的最佳平台。而另一个现象则是当代艺术与生活美学的接口,以媒体艺术挟着科技时代登场,媒材宽广的包容力,融入了艺术与设计的元素,柔化了流行消费文化与精致文化的疆界。
 
Shang-(High )代表了几层意义:新高科技的成长令人兴奋之余,造就了如今这个各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成熟丰盛时代,我们也集体进入了一个高速变化及不确定性的时代,这个现象造成了高频率的文化交流,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流经常是刺激进化的主要因素,不同的文化、艺种,在撞击后往往绽放出令人惊异的奇花异果,而造就了高度嵌合的时代,也是现代人普遍着迷的迷思。
 
复合重叠
 
设计分别在艺术、建筑与产品领域上的实存关系,各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它们的构成要素时有交集,表面上显而易见,实质上却难以明确区隔,而彼此循环相对的消长关系,也成为了一种相互刺激与学习。而在这个学科演化和职场角色可以复合重叠的今天,艺术与设计更难区分它们的精神性、实用性和种种相互因果。这些思想层面,已无法单独被区分与厘清。
 
不管是在历史或是艺术史上,艺术与设计的意义,始终没有被全然地分割。在博物馆中珍藏的罗特列克海报,曾经是街头可见的康康舞海报,而从近代艺术史的发展来检视,目前盛行的“媒体艺术”,艺术家用综合媒材的元素,以更开阔的渠道,广泛利用既有的资源,开启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艺术家对于物体的观照,有时是将其精心设计牵引的过程,投射于艺术行为的理想中。他们的作品,几乎完全颠覆了功能性或优良的使用性,营造出假设性的功能设计品,或退位性功能的实物本身与环境空间所形成的对话关系。它同时延伸了另外一层遐思及可能性,甚至将完全不相关连的主题与媒材进行任意的组合、拼凑,因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整合,进而产生新的意义。
 
嵌合体的时代
 
奇美拉,典出于希腊神话,它原本是形容一只狮首、羊身、蛇尾,甚至会喷火的怪兽。生物学家称这种混合形态的动物为“嵌合体”动物,并将其定义为—部分组织细胞基因中混入其他生物体基因的动物。目前,这个新兴的领域正在蓬勃地发展。
 
将此模式转移到历史的发展来看,多次的多元文化融合,造就了许多盛世,而艺术领域也因为异元的结合,产生了瑰丽璀璨的文化果实。在异文化侵入时,人类的自然模仿行为,成为进化的力量,开枝散叶地衍生出更多种的可能性。艺术与设计,这两种创造性的思想形态,其界线正逐渐地进入了相融的轨道。艺术家与设计师所运用的语汇、相互挪取资源所进行的共构,或以既有的元素给予不同层面的变化,这些充分寓想象于创意构成的理念,似乎已弥漫充斥了整个生活时尚场域,俨然形成一股新兴的潮流。科技也成为这潮流趋势的催化剂,越来越多的媒材因为新兴科技的开发而问世,不断打破旧有的疆界,而造就了许多新物种。世界的距离在缩小中,人类的移动迁徙就像花粉般随风传递。这个现象造成了高频率的文化交流,多元文化的融合,也在交流中进行了刺激与进化,不同的文化在撞击后往往绽放出令人惊异的艺种奇葩,同时也造成了高度嵌合的时代。
 
小众刺激大众
 
文明的推演里,工业化的过程中,量体成为效率的表征,也造就人类大量交替模仿的环境。但若我们由另一个观点来看这项人类伟大的统一化过程,却也有着一丝隐忧。究竟大量生产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一点一滴地逐渐失去个人化行为?或是在工业文明的几番变革后,已终于渐渐趋向人性化发展?在设计的领域里,因为过程的发展,会产生人类共同感受到的价值观、精神,或是在共有中发生感动。这是设计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面对处理人类的共有价值观念,来进行重新验证的一个最自然、最贴切的方法。另外一方面,设计基本上没有自我表现的动机,其起端也是出于社会一方。社会上多数的人们发现了共有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即包含了设计的本质。
 
而艺术则是个人在面对社会时的个人意志表达,其发生的根源也相当具个体性。艺术的批判及主张,经常让主流的设计大众市场有机会重新省思,也刺激带动个人化,或是分众、小众软件的多元化市场成形。艺术家及设计师不应只是闭门在家的炼金士,如同人类的发明史般,在艺术史上,每一个艺术流派的发生也都和上一个流派渊源相关,每一个设计的发明其实都是架构在另一个设计潮流之上,互相借力共享智能的游戏法规应及早建立,以发挥相乘的力量。小众品味往往挑衅、摇撼大众口味,而成功的小众经过一段时间后,往往摇身一变成为主流大众,而刺激另一个小众的兴起。这个分众模式,也是设计与艺术间的另一层微妙关系。
 
实体空间与虚空间
 
另外一个值得讨论的轴线,是实体空间与虚空间的关系在艺术与设计范畴中所开辟的新天地。这个正在发生与整合中的领域,正百花齐放地快速发展。世界的距离正在不断地缩小,在互联网的社会里,世界的距离仅是你与电源插座之间的距离。地理空间及时间概念,因网络虚拟的空间及传输时间的更易而转变,这个大黑洞也让许多人着迷,更给予了艺术家极大的新空间。
 
设计,是创新的行为,将需求与想法通过理性的科技来体现。当然科技所包含的层次不仅止于理性的科技层次,亦包含了社会与文化等的意义层面。优质的设计,是架构在整个文化体系之下,不仅只是达成目的与诉求而已。因此,设计活动必须与生活、科技和人文息息相关。人们往往借着设计延伸出生理及心理机能的系统,得以在环境中扩充自己,最终进入极致化的艺术领域。现阶段是极度视觉的年代,日常生活就是视觉文化的反射,艺术也因此借着不同的渠道进入大众消费市场。
 
生活中多数视觉产物是来自艺术与设计的综合领域,并且成为当代视觉文化环境的重心之一。作品的质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过度功能化与技术化,却容易忽略了整体性与美学思考。新高科技的发展,影响了艺术家尝试多元的设计创作形式,并挑战自身创作力与探索极限科技技术,促使原本实验阶段的创作得以表达与实现。除了呈现出奇诞特质令人着迷,也改变了传统美学向度的跨领域区块所产生的模糊空间,见证了时代的高度改变状况,并投射出下一个时代的更多元可能性。
 
专题链接:http://www.visionunion.com/special.jsp?code=200609120001
(责任编辑: vincent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