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UI设计UI人物与团队 → 正文
2006北京新媒体艺术展专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晓波教授
作者: art2000 fape vincent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06年7月27日

被采访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鲁晓波教授
采访人:
樊鹏 廖翔 沈扬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鲁晓波教授

视觉同盟:刚才李当歧院长介绍了这次活动的总体情况,鲁老师,您介绍一下这次活动和往届比,有哪些特色,还有为什么命名为“代码:蓝色”?
鲁晓波:“代码:蓝色”在我们的网站上也能看得见,它有一个专门的说明,这次展览实际上跟前两届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它主题更突出,“代码:蓝色”主要是讲的海洋文化,全球交流和开放,最后那句话叫“潮流汇集”,实际上就是讲大家各自的文化汇集在海洋,这是一个世界文化性质的。这次海洋还象征着在很长一段传统文化当中,中国一直是开放式的,比方说郑和下西洋,他已经走到很远的地方,这种开放意识是一直有的。中国只是在某一段时间有闭国自守的心态,这并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我们这次展览就是想以“代码:蓝色”将一种开放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另外这次展览是主题最鲜明的一次,都是跟水、跟海洋相关联,跟前两次不一样。前两次是各自谈各自的主张,也是把国外好的作品,大师的作品介绍过来,还有很多国内的一些实验性作品。我觉得这次的作品相对来讲都比较有分量、比较完整,虽然件数不多,但是总体的分量是比较重的。同时这次的“代码:蓝色”主题展部分将来要用一个集装箱直接运到美国的一个电子技术节,跨海到国际上进行交流,是这么一个过程。我觉得这次跟上次的主要区别就是它更集中,主题更鲜明,在作品总体来看,质量比较整齐,这一点比较好。


鲁晓波教授接受视觉同盟采访

视觉同盟:就是说这些作者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先知道了主题之后,然后再专门进行创作的。
鲁晓波:对,我们是根据这个主题,专门去选择适当的艺术家来进行创作。比如说我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系和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有一个合作,我们的学生和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的一组学生,大家共同完成一个作品,实际上就是针对这个主题双方同时在交流当中来进行创作,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作品:两个自行车在蹬,左边是纽约,右边是北京,蹬得越快,这个图像放得也快,如果是谁跑得更快一点,在主屏幕上他的城市就占到一个主导的位置,这也是一个互动的,这就是最典型的针对主题进行创作的。我的一个博士生黄石也做了一个作品,他是用漂流瓶的概念做的设计:你打开瓶子以后,就能听到上一个人留的言,等你放完留言以后,你再留言的话,它就把上一次的留言代替了,等下一个人来,就是听到你的留言,那么他也可以往下留言,这个作品也是专门针对这个做的。

视觉同盟:通过第三届新媒体艺术展,您觉得通过展览对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能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鲁晓波: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这是第三届了,每一届都引起了不同的反响:第一届,大家一看,原来在整个世界领域里,新媒体艺术是这个状态的,我记得第一届的时候,给国内很多艺术家一些震撼;第二届,很多艺术家和院校就拿着交互作品来了,因为第一次只有清华拿了几个交互式的作品;这次我们要把中国的艺术家和在这儿的展览融汇到这个领域的一个世界最高艺术展览当中,这个意义更不一样,实际上我们要跨过海洋,我们要走向世界,不仅仅是在这儿,我们把别人的作品介绍来,我们还要把我们的作品推向世界。


鲁晓波教授接受视觉同盟采访

视觉同盟:您如何看待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
鲁晓波:关键是这个名称、概念,我觉得先要弄清楚,新媒体艺术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人把它理解为作品的多材料的应用,有的是以媒体艺术做一种艺术形式,跟媒体相关。其实我们看到了,新媒体艺术本身,不管你怎么解读,它最根本的东西还是跟现代的科技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实它思考的是面向我们信息社会下所产生的问题,人类发展、人类未来的一些问题,它对中国、对我们现在的意义,我认为首先它在一个艺术的思考哲学层面上提醒人们关注当代和未来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借用我们的信息技术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和更美好的可能性。它虽然是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呈现,但随着媒体的传播,随着我们国际研讨活动的展开,很多学者把这种交流的观点,这种国际化的思考,带到他的教学当中,对他的教学是一种提升,对他的人才培养是一种提升。同样产业界把艺术和科学结合的这种理念带入到他们的产品开发当中,尤其是信息产品,我想这会对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视觉同盟:您觉得中国的新媒体发展在中国的创意产业里面应该占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鲁晓波:现在我们讲文化产业,也叫创意产业,实际上文化产业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比如说传统的油画、版画、雕塑,都是文化产业,但是我想,我们做的这块是新兴的文化产业,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信息内容的文化产业,这一块我觉得将来是最大的一个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我们的文化也在做,其实我们今天要发展的应该是这种面向新时代、面向新技术条件下的信息文化产业,我想随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和发展,这块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比如说我们的虚拟现实的应用,我们的博物馆,虚拟现实将来在出版业的发展,混合现实在游戏上的发展,人机交互,我们的环境,甚至我们的一些信息环境的打造,像现在很多餐馆搞互动式的,它用信息技术、信息艺术的形式把世界不同的风光、风情引用到这个餐馆,你随时可以换,随时可以进行交流,我觉得这块产业的发展是巨大的。我们不能仅仅盯在动漫上,或者说我们仅仅用现代化的、数字化的手段去临摹传统的艺术形式,我觉得这也不是新媒体艺术的本质,每个时代必须有体现这个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我觉得新媒体艺术,或者叫信息艺术,最能体现信息时代的新的艺术形式,它瞄准的问题、思考的问题也是面向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包括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


鲁晓波教授(左)、视觉同盟主编廖翔(右)合影

更多信息:2006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论专题

(责任编辑: vincent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