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UI设计UI资讯 → 正文
东方视觉站长访谈:以创意产业第一门户为目标
作者: 城市画报 林昱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06年6月7日


photo by YOUNGER

瞄准第一,年轻的脚步没有迟疑

2000年,当创立“东方视觉”的念头最初来到正在江苏师范学习艺术设计的大二学生何彬的脑子里时,他想到的是与艺术和设计相关的视觉概念及其应用。2003年,东方视觉正式创立,差不多在同一年,“创意产业”的概念首次进入中国,这让何彬看到了将“视觉”拓宽为“创意”的未来方向。如今,当何彬和我面对面坐在浦东联洋社区的咖啡馆里,iONLY.com.cn的定位已经变成了“中国创意产业第一门户”。

出生于1982年的何彬,经常出没在各个艺术场合,广东三年展、MOCA、沪申画廊……在各种各样的艺术或商业的机构与场所,他的身影看上去颇为执著。在“东方视觉”网上有一个很久未经更新的的何彬简历,显示了2年前的他早已是个风头正健的少年:1999年12月创办城市网站FM1024.COM、2001年2月创办东方盛世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出任公司首席执行官、2002年9月导演中国华源集团企业宣传片《华源生命》、2003年3月导演商业MV《成全》、2003年4月主持导入金陵科技学院CI系统工作、2003年5月创办东方视觉iONLY.com.cn并投入试运营、2003年8月30秒公益广告《中华瑰宝》获得全国广告金奖、2004年3月参加费飞非当代艺术展、2004年4月策划东方视觉数字影像展

至今为止,“东方视觉”仍然以初创时的三个人为主要班底,除了何彬,另有两个伙伴担当内容和营运方面的事务。在新版“东方视觉”的内容构成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主创人员希望把该网站做成创意产业门户的定位与野心:“资讯”版囊括设计、数字、艺术、时尚、建筑、电影、音乐、传媒等“创意产业”的各个子项,“圈子”版专注于人和人群,开通了论坛、创意博客等功能,2006年1月,何彬与上海年轻艺术家群体合作,一个崭新的“嘿!社会”创意人社区被建立起来,吸引了大批艺术圈人物,比如蔡国强、费大为、徐冰、宋东、尹秀珍、侯瀚如……在“东方视觉”网刻意打造的创意专栏的部分,何彬和他的伙伴们“拉人”的功夫也属一流,才没多久,陈丹青这样的名字已经出现在了专栏作家名单上。因为一心倡导“创意产业”,何彬还被网易学院动画系聘为教授。

艺术圈显然是“东方视觉”目前最大的强项,这和何彬本人的专业出身有关,也跟他的另一份工作有关。实际上,“东方视觉”虽是何彬一手创下的事业,却并不是他手里唯一的工作。大学毕业后,受馆长沈其斌邀请,他在位于浦东联洋社区的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负责教育部,在这座新崛起的当代艺术馆负责一个中央美院艺术管理硕士教育点,这个点自2005年开始启动,有硕士研究生的正常教学课程,还定期有国际级的专家教授的讲座,也有创意产业调研的社会实践。除此之外,在何彬的手里正同时进行着若干个项目或计划,包括在海外举行画展、创立当代艺术画廊……对于何彬来说,在“艺术圈”的工作无疑对他一步步实现发展“东方视觉”的目标有所帮助。

目前,何彬正忙于“东方视觉”的融资,按照他的计划,两年后,他将全职投入于网站的经营。而我所好奇的则是——五年之后,何彬的“东方视觉”网会不会变成创意产业届的“新浪”?

(责任编辑: art2000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5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5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