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建筑与环境建筑理论资料 → 正文
景观生态设计案例解析(1)
作者: 石景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06年6月5日

德国巴伐利亚洲环保部新楼位于奥古斯堡市南部,占地5公顷 ,它由三座东西向的长条形主楼组成,并在东西两侧与南北向的附楼相连接。
    建筑由Wimmer+Wimmer事物所设计
    外部环境由Valentien+Valentien事物所,瓦伦汀教授主持设计。
    以下是该生态型景观设计的主要理念:
    一、 维护自然界本身的缓冲和调节功能
    生态设计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把人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因为自然界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一个自我调节系统,维持生态平衡。其中水分循环、植被、土壤、小气候、地形等在这个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应该因地制宜,利用原有地形及植被,避免大规模的土方改造工程,尽量减少因施工对原有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总体规划设计时,设计师把建筑用地控制在最小比例,只占总用地面积的20%;另外35%用作交通用地,其中一半是露天停车场和附属维修用地;其余约45%为绿地。并且对60%的屋顶进行绿化,使其发挥绿地功效,露天停车场种植高大冠密的落叶乔木(0.45乔木/车位)以降低地面温度。
对交通用地地面材料,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地下水源可能产生污染的地段,如附属维修用地及主要车行道,采用硬质材料,通过地面排水管道系统向地下排送雨水,并且在排水管出口设置过虑装置,防止地面的油污污染地下水源。硬质地面面积仅占交通用地总面积的20%左右,其余60%为半硬质地面,15%为软质地面。

 

    二、 为动植物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生存空间
    在最大限度保护好原有生境条件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创造出不同的小生境,丰富植物群落景观。设计师在有限的空间内共设计了十种不同的草地群落景观。运用碎石、卵石或块石矮墙来分隔组织空间,矮墙是经钢丝网加固定形、石料填充而成,极尽自然之美,其中空隙又能为昆虫、蜘蛛及小爬行动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空间。
植被设计理念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本地植物,形成多样的地带性植物群落景观。
1、  草地景观
该地区历史上典型的植被为平坦的牧场草地。与之相适应,设计师根据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的乡土草种进行种植,形成主要的植被景观,其面积占整个绿化面积的70%。在边缘地带,由于多为沙质土壤,土壤养分贫乏,故种植耐干旱或半干旱的草种。
建筑物附近,因土壤经过改良,并利用雨水渗透系统使其湿润,从而选择多花且喜湿的草种。在该区总共形成了十种不同的草地植物群落,它们的生长和演替情况将为环保部门的科研人员提供第一手资料。
2、  植被自然演替理念
10%的绿地保留了原有的地带性植被群落,对该区的设计理念是优先保护好原有的生境条件,如土质、土壤湿度、日光照度,使原有群落演替进程不受施工影响照常进行。
设计师还巧妙的运用占地2000(立方米)太阳能贮蓄池作为植被演替的试验场,由于贮蓄池表面由不同的石质土组成(如花岗石、玄武岩、石灰石及砂石等),为植物生态学家提供了不同的耐干旱贫瘠等极端生境条件,便于选择特殊植物种类。

(责任编辑: 解柳琼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5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5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