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院校同盟院校资讯 → 正文
2005年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DEMO视觉文化节正式开幕
作者: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05年11月24日

综合性大学首尝视觉盛宴

11月23日,连续几天寒冷的广州终于迎来了阳光灿烂的一天。下午3时,在中山大学东校区(大学城校区)的传播与设计学院大楼,一场视觉文化的盛宴——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DEMO视觉文化节正式拉开帏幕。这是国内首次由综合性大学举办的、以视觉为主题与传播方式的大型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学生自发策划组织,并得到了学校以及艺术界众多专家的热心支持与指导。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建新教授,香港吴氏艺苑的吴松先生,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黄启明教授,复旦大学视觉研究中心副主任顾铮博士,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邵宏教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冯原博士、新闻传播学系主任杨小彦博士、工学院副院长宗志坚教授、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袁奇峰教授,黑马广告公司著名平面设计师张小平,广州市规划院景观研究所所长焦耀明等专家。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建新教授代表嘉宾发言,他高度赞扬本次视觉文化节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一次值得鼓励的创新。他把本次活动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大赛坐作了对比,认为前者体现的是人文精神,后者体现的是科学精神,但两者都是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最后,陈教授希望这个视觉文化节能像挑战杯科技大赛一样,办出影响力,逐步发展成为大学活动中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视觉艺术盛事。

据活动策展人欧冀飞(传播与设计学院设计系03级)介绍,本次视觉文化节的主题——DEMO有着双重含义。首先,DEMO在英语中的含义是“初稿、小样”,意味着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其次,DEMO是本次活动四种媒介——话剧(DRAMA)、展览(EXHIBITION)、电影(MOVIE)、讲座(OPINION)四个单词首字母的组合,将视觉文化之间的各个部分联结在一起,旨在推广一种健康而独特的视觉文化,提升人们对视觉的认识,既是成果的展示,也是一个通过视觉交流的平台。

作品展览部分包括了三个内容:SIGN SYSTEM、DEMO、“影像的N种可能”。其中SIGN SYSTEM是03级设计系学生在中山大学南校区中轴线所做的一套标识系统,旨在为学生、市民与游人提供一套简明易懂的指引符号,同时提升校园整体形象以及整个中山大学的视觉印象。标识系统设计的教育在国内还处在发展初期,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受到重视。
DEMO则是传播与设计学院学生的视觉作品展示,包括海报、插画、T-Shirt、书籍装帧、空间设计、广告、Flash、网页等等,力图以此展现视觉在生活各方面的重要性,正如视觉文化节的前言所讲:“视觉已经成为我们的成长背景,成为塑造社会的重要方式……视觉已经成为了生活本身……”
“影像的N种可能”包括私摄影记录、影像装置、DV记录片展播三个部分,强调影像在不同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情感因素,集中体现了视觉文化探索的前瞻性与实验性,成为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观看者络绎不绝。

本次活动得到香港吴氏艺苑的大力支持,吴氏艺苑的负责人、油画家吴松先生表示,这个活动无论对学生,还是对他自己,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对学生而言,这是一次探索,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给了他们创作的动力;而他自己作为一位资深的艺术家,能够帮助一群学生在视觉文化上进行探索实践,展示他们的成果,同样感到很欣慰。他希望这个活动能够作为传统延续下去,“只办一次是没有意义的”,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开拓思维,认真地学,认真地做。
黑马广告公司的张小平先生在活动现场与很多学生愉快地沟通交流,并且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认为可以在现场展示方面加入更多的设计因素,制造更多的惊喜,要更有实验性,鼓励“出位”。
本次视觉文化节吸引了大批同学、老师前来参观,不少同学都用自带的相机记录自己喜欢的展品。主办方还特意在展区派送免费的饮料和点心,供嘉宾与参观者享用,在享受视觉艺术大餐的同时,还能满足口腹之欲,真乃快事。

(责任编辑: art2000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