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院校同盟访谈 → 正文
目标与特色-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袁熙阳教授
作者: fape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05年11月15日

目标与特色-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谈录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袁熙阳博士、副教授


袁熙阳博士演讲的内容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教学情况

采访人:樊鹏
策划人:张海新、廖翔
摄影:张海新、刘墨扬、任少鹏
地点:首都师范大学
时间:2005年11月10日

视觉同盟:袁老师您好,请您谈一下对国内设计教育现状的看法?
袁熙阳:我在设计院校里教书,今年是第十个年头,我是主要做理论研究的,不过我读博士的时候,我是主要研究的是中国设计教育史,我的博士论文是关于“二十世纪150年来中国设计教育历史”,所以对教育问题有所关注,正好这几年我连续两年两次去英国,一次是做访问学者,另一次是做博士后,都是在英国的皇家艺术学院,在这段时间里我对西方及英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有了一些了解,在国外很多认他们很惊讶于中国的迅速发展,包括设计教育,他们也听说中国设计教育以爆炸式的发展,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中国每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可能比全球除中国以外所有国家的毕业生总和也许还要多,随之而来的他们的第二个疑问就是,中国需要这么多设计师吗?我没做过这个统计,有人说一年的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超过十万,如果一年有十万个的力量加入到设计界来,那么隔个三五年以后,这些毕业生当中还有多少人还能继续能停留在这个领域内,其中还又有多少能够出人头地,成为相对比较优秀的这设计师?其中又有几个能成为国际上大家所能知道姓名的所谓知名设计家?恐怕就相当相当难了,当然我们现在做这个断言还太早,因为我们正处在发展的进程中,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值得令人忧虑的。


袁熙阳副教授(左)接受视觉同盟副主编樊鹏(右)采访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是全球最大的设计和装饰艺术博物馆,他们计划于2008年在中国办奥运会的同时在伦敦办中国当代设计展,反映的是2008年中国设计当时的状况,结果原有的中国部的负责人统统辞职,因为他们觉得无法办这个展览,为什么无法办呢?第一是西方人不了解当前的中国设计,第二个理由是中国的设计尚未先进到足以在英国办一个专注于当前中国设计的展览。因为从西方的角度来看,他们甚至举不出一个他们所知道的中国设计师,比如说工业设计,比如说服装设计,公众不知道中国的设计师是谁,公众知道很多中国的先锋艺术家,因为媒体上经常出现;知道中国的建筑师,知道中国的导演,但是不知道中国的设计师是怎么样的,他们也不敢保证说到目前为止说还有三年,到2008年中国就会有世界级的知名的设计师;第三个难度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在中国被认为是一流的设计师,或者一流的设计作品,拿到西方去是否能被人们读懂。这件事反映的不是设计的问题了,我想源头还在教育上。我们目前的设计教育规模已经推广到极其惊人的层面,反过来想一想,一年培养这么多的设计师这中间究竟有多少的水分。我的感觉应该分开层次,有培养精英,有培养普及性的设计人员,有培养辅助性的助手性的设计人员。同时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人才的跨学科能力。这是国际教育的趋势。我感觉目前国内各个学校是一定要拉开距离,找准自己的特色,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寻找适宜的道路,适宜的方式,大概是这样。

视觉同盟: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才能学好设计?
袁熙阳:第一个点,首先清醒地认识设计是什么?自己的特长在哪里?自己的缺陷在哪里?哪些缺陷是可以经过努力来改进的?哪些缺陷是即使努力也是很难改进的?如果能够明确地回答以上问题,也许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我觉得所有的道路都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当然你可能会有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比方说学校的课程,学校的教学水平等等很多的限制,但是一定要找准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定位,正确估计将来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要把比自己现行能力高那么一点点作为目标。也许目前的定位不见得适合你,但是换一个视角也许适合你。还是要了解自己的特色,经过几年的学习,认清自己,规划未来。第二个建议是:不要完全试图依附于人,不要指望一毕业就能找到好的工作,不要把希望完全建立在这上面,能找到最好,找不到也不着急。对比一下西方,比如说英国,基本上是目前没有制造业的国家,假如一个国家基本上没有制造业,那么设计学来是干什么用的,设计师有何出路,八十年代晚期英国所有学设计的人都碰到这个问题,毕业之后无处可去,英国没有工业,而英国设计教育的规模是如此之大,就以一个学校为例,伦敦一所大学为例,目前它的在校生两万六千人,半工半读的学生加上去高达五万多人,五万多人当中40%是外国人,但是40%当中70%将留在英国工作,如此大规模的培养规模,却有如此少的工作机会,他们怎么办,其实他们找到了出路,就是完全不依附于人,自己动手,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销售,自己宣传,一个人也可以干,两个人也可以干,三五个人也可以干。一毕业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先成立一家公司,注册专利,把四年中间比较好的学习方案拿来生产,一年就生产八到十种产品,找个小工厂是很容易的,找不到英国的,可以找中国的工厂来生产,然后自己找经销途径,如果不懂经销,可以找一个懂经销的来合伙,经过三年,起码我自己谋生问题应该不存在了,经过五年,也许就小有名气了,经过八年,十年,如果你才能突出的话,你就是大师了。到那时候,你可以选择为大公司工作,也可以选择做教育,也可以就做设计明星,全世界飞来飞去,因为目前很多设计明星都是这么过来的,比如说汤姆迪克生,卢何拉德,他们工作之后干什么,自己在工作室焊家具,焊了整整三年的家具,自己设计的金属家具,自己焊三年,到五年,一年卖不了几件,但是卖出去几件,他就够谋生了。但是五年以后,他的作品就上了domos,他就开始变成全球关注的媒体,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七年以后,他就能参加米兰家具展。十年以后,他就能登上所有的世界媒体的这个封面了,所以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够天赋,不要怕没有机会。

视觉同盟:作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请您介绍一下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教育的特色?
袁熙阳:这个问题我从一个教师和一个教育行政工作者的角度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我们学校这两年是处于巨变阶段,我们的变可能和其它学校有点不同,我们是整合在整个南京艺术学院的大背景下来变的,我们南京艺术学院应该说近十年来,就在尝试学分制的改革。目前来讲,我觉得下任何的定论都太早,因为我们第一届学分制的学生今年才毕业,过三五年,才能看出他们的区别来,学分制对于我们学院来讲,我觉得它有它的合理性,也就是把更多的选择的可能性交给学生,让他自己做主,你现在不让他自己做主,他毕业后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还要自己再次选择,到那时候就更加痛苦地选择。我们学校严格意义上讲是没有专业的区分的,就在我们设计学院里面,也没有年级的区分,我一个班的学生可能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有,可能是艺术设计的,也可能是工业设计的,也可能是服装设计的,甚至是设计理论专业、设计学的,这完全可以,学生可以随便选课,只要完成课时量,规定的学分,你就可以毕业,至于你选什么样的课,没有限制,我甚至可以去选二胡,因为我们艺术学院是综合性的,所有艺术门类都有,我可以去选声乐,假如你的天赋你能上到了声乐课,你也可以学影视表演,可以选影视编导,都可以。当然就是跨这种学科的课程量有限制,不过你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另外,你还可以选教师,我们设计学院所有的教都挂牌上课,也就是每个学期结束前几周,每个教师都把明年准备开设的课程贴出来,然后每个课程明年以怎么样的课题形式来推动也贴出来,然后学生观摩三天,在这三天学生 就激发了“哪些老师的课我要上”、“哪些老师我不愿意上,我要避开”,同一门课允许多个教师开设,比如说一门课可能会有五、六个教师同时开,我们用电脑选课体系,学生在家自己上网选,比如说这个老师我自己讲这门课我只能带五十个人,超过五十个我辅导不过来,那么选满五十个人,他会自动关闭,你第五十一个就选不进去。那比如说有的学生讲A老师是我的第一选择,但是没有选进,那我选第二个老师B我没选进,到第三个老师了,我不愿意选他的了,那我可以不上这门课。这样对老师就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我们第一次实行的时候难度非常大,以为教师内部要翻锅了,但结果是,很少有风吹草动。选不上的教师当然觉得是很没面子,但是大家也能很平淡地,以平常心去看待这件事,而且也觉得的确反应了学生的某种选择,对照出了自己的不足。因为我们出现了很多现象,在传统的教学中恐怕不大容易消化的,比如说,同一门课开设,学生选了助教的课,却无人选教授的课,这个例子每年都有。不过我觉得这样的选择对于教师、对于学生,都很重要,都寻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你找到你要的知识结构,你要的未来,而对于教师来讲,你也找到了你可以在这里定位以及你将来可能往哪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教学双方都有了更多自由的选择,都有了更多的对自己的认识,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平台。只有在这个平台上,才可以谈创造性的交流。

视觉同盟:请您对我们视觉同盟的读者说几句吧。
袁熙阳:第一,打破对设计的迷信,设计不是天才人的创造,设计是很普通的老百姓的创造,生活中处处有设计,人人都可能成为设计师个。第二,设计也不是过于低下的事,不是学习成绩特别差的学生收容站,设计是需要一定的天赋,假如你要做一个好的设计师、职业的设计师,欢迎各方面知识丰富、兴趣广泛、头脑聪明的学生报考设计专业,也许你从事这个专业你会有更大的前途,比你从事其他领域的有更光明的前景,更愉快的未来职业。

更多相关文章请访问:目标与特色-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专题


袁熙阳副教授(右2)、视觉同盟主编廖翔(左2)、运营总监张海新(右1)、副主编樊鹏(左1)

(责任编辑: fape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