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迈出左脚的时候,就是对右脚的否定;当人迈出右脚的时候,就是对左脚的否定。人就是在这种不断地自我否定当中不断地前进。艺术是人对人自身及人生存环境的不断的追问,追问没有结论,艺术没有标准;追问没有答案,艺术被视为文化的生存状态。

面对张宏燕、傅胜春、张延昕、邰浩然等四名同学的画展,使我深刻地反思艺术存在的本体,上述四名同学以自我作为反思和批判的对象,个性化的切入当代文化的大盘语境。从视觉艺术的存在性看,他们更多的关注自我“本真”的生存状态及视觉图像所承载的精神内涵的释放。从社会存在语境上看,他们更多的关注自我与社会一种内在联系,周遭的生存状态及自我的成长经历,共同构建了图像艺术的审美维度。
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加之长期的艺术创作经历,使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他们的作品中扎实的学院根底及深切地对自我的反思。他们在解构自我、解构传统、解构艺术、解构存在中重构自我、重构存在。在此,艺术变成了一种格外神圣与重要的明证。“此在”的艺术承担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即重建那个被社会上消灭了的、打碎了的、分散在部分体系中的完整的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预祝张宏燕、傅胜春、张延昕、邰浩然四名同学在未来的艺术道路当中,走得更远。
邹操(博士)
2005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