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时尚·艺术时尚•艺术资讯 → 正文
2025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艺术与科技周盛大开幕
作者: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25年11月22日


2025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艺术与科技周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

2025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艺术与科技周暨从“学习”到“存在与创造”论坛开幕式于11月22日上午在清华艺博四层报告厅举行。开幕式上,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艺术博物馆馆长鲁晓波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邓岩主持。论坛嘉宾、以及清华大学部分师生校友、艺术界代表、媒体记者、社会观众等出席了开幕式。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 过勇 致辞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艺术博物馆馆长 鲁晓波 致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 邓岩 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嘉宾合影


从“学习”到“存在与创造”论坛

本届艺术与科技周自11月22日至28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报告厅举行,活动以“学习的价值”为主题,旨在通过跨学科对话,推动对人机共生时代认知变革的理解和展望。活动议题涵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知识体系的演变、人工智能对人类智识活动的影响,以及多元文化实践如何启示学习的当代价值等等。在1周7天不间断的学术活动中,将集中呈现“小径分岔的花园”和“镜像世界:机器、算法和灵韵”2个主题展览,20场学术活动汇聚海内外学者、设计师、艺术家与科学家同台对话,41位青年学者聚焦AI时代的艺术创作与设计创新的思考,155位学者跨学科碰撞探讨“存在、创造与未来”的核心命题,为人类如何在当代开启新的价值维度、保持自身的创造性张力带来创见。

上午论坛


鲁晓波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艺术博物馆馆长


弗雷德里克·福尔·雷马里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计算机系教授


张利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马尔·卡内特·索拉
德国科隆媒体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塔林大学波罗的海电影、媒体与艺术学院研究员


周超男
润泽智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下午论坛待续……


2025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艺术与科技周
作品展

作为2025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艺术与科技周期间的系列展览,“小径分叉的花园”从艺术、科学与人之间的互文关系出发,呈现不同知识路径如何在文明深处交会;“镜像世界:机器、算法与灵韵”则以艺术家的实验与技术的生成能力为切入,追问在算法与智能技术日益扩展的现实中,艺术的灵韵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4日。

“小径分叉的花园”主题展作品


《剩余价值:未知的纪念碑》


《震·阵》


《风从何处来(一)》


《边缘梦境+》


《29镜像模仿鱼》


《复活的麻雀》


《风景》


《猜猜我有多爱你》


《空像》


《目之飞星》


《屋顶着火了》


《共生之网》


《宇宙猜想》


《最遥远的距离》


《供灯》

“镜像世界:机器、算法与灵韵”主题展作品


盛作重生——《韩熙载夜宴图》AI沉浸式交互探索展


《智境鹤影》


《逍遥武当》


《Ai 幻镜》


《在观看的同时》


《星石有音》


《蛮猫 · 天生不凡》


《蛮猫 · 共鸣体》


《IUI想象力控制器》


《骷髅幻戏图》


《宇宙的回声》


艺术再现


《与自己对话》


《圣托马斯的怀疑》


《AI玩具智能体设计》


《凌虚御景》


《情绪几何5.0》


《在蚁群中》


《网络死亡学:死亡还是重生》

学习,不再只是知识的积累或技能的更新,而是人与世界、人与技术、人与文化之间持续展开的动态关系。它关乎主体性的重申,关乎如何在算法驱动的文明进程中,确证“何以为人”的根本问题。因此,以“学习的价值”为今年艺术与科技周的总主题,希冀在多学科交汇的场域中开启一次兼具深度与视野的文明对话。本届艺术与科技周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种“共同学习”的方式——在思想与技术的交叉中,在文化与未来的互映中,在多元路径的分叉与汇聚中,寻找面向新时代的人文洞见与创造力量。

展览现场直击

(责任编辑: Admin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5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5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