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创造性的劳动 都是一次性的劳动
曹雪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教授、硕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广东省教育厅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 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委会副主任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北京2022冬奥会吉祥物总设计 广州首个城市形象LOGO设计者 亚洲美食节LOGO设计者 粤港澳大湾区警察协会会徽设计者 广州公安LOGO设计者 保利地产LOGO设计者 南粤优秀教师 2019中国文创产业创新大奖杰出人物 广告人国际大奖“中国当代杰出广告人” 德国外交部文化交流中心(DAAD)特邀高级访问学者 专栏作家
代表作品
嘉宾:曹雪 主持:INNODESIGN 便于阅读,以下采用中文简称
国际视野
INNODESIGN:
这一次的主题叫做 “中国创智·革新未来”, 那您是怎么去理解这一个主题的?
曹 雪: 不单单是这个赛事, 中国在方方面面都需要一个创造性的思维。 所谓创造性,就是说敢为天下先的, 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的叫创,对吧?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 “所有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一次性的劳动”。 我们国家为什么提出来叫“去产能”和“供给侧”,
你看这六个字好像看上去不是矛盾吗? 怎么一方面去产能,要“减”,一方面要“供”, 这个“供”的意思不是原始价值的多次、盲目积累, 而是去掉多余的原始积累, 就是所谓的传统, 然后去供给那些真正能满足于当下社会的东西。
尤其以中国这么大一个市场来讲, 中国要首先从中国人开始, 满足中国人的未来生活所需的一切诉求。 所以说任何一个大赛, 包括这个大赛,各行各业都在想创新, 希望能跟其他国家相碰撞交流, 从国际化的视野再反推。 看我们中国人怎么样走自己的道路?
改革开放四十年了,不再存在封闭国门的现象, 我们加强这种国际性合作的话,可以学习更多经验。 不是说复刻别人的成功经验吧, 但是别人走过的弯路我们要知道。 我在德国访问做宣讲时,他们很友好, 说中国人在发展速度上相对来讲是比较快的, 这种节奏里面, 要去避免西方国家走过的弯路, 所以说多一种另外的维度来看问题, 应该是好事。
设计的价值
INNODESIGN:
您是怎么看待创新设计的价值, 可否从视觉设计层面谈谈?
曹雪:
视觉设计, 以前是比较狭隘地用平面设计这个词把它概括。 在某个时期,我觉得可以理解, 为了区别于产品设计、工业设计、 建筑设计、环境设计, 但是今天我们就不能为这两个字所困。 平面这两个字,
我们说久了,说多了, 会不会反而把我们的思维搞平了? 所以,刚刚你问的是视觉传达, 这个我非常赞同,我还是愿意放到视觉设计, 或者视觉传达设计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专业。 那么我们就视觉设计专业而言, 为社会、公众所做的贡献还是少了一些, 所涉猎的空间范围也小了一点。
举个例子,像垃圾分类这种社会性公益的话题, 我们如何利用视觉设计来实现这种文明? 实现文明包括很多方式, 我们政府所做的,宣传部门所做的, 往往只能起到改变人的态度。
但是我一直讲,设计是能改变人的行为的, 比如说如何用色彩、图形等等视觉语言, 让我们的行为能真正执行到位。 从设计语言的角度来看待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其实还包括城市中, 人与人之间的文明距离, 尤其是在眼下疫情肆虐的这样一个环境下, 更需要利用色系图案, 而不是仅仅的靠标语,来解决一些问题。
未来希冀
INNODESIGN:
可否给年轻参赛的设计师们一些鼓励?
曹 雪:
我希望我们的参赛选手, 能踊跃表达自己的思考, 哪怕是提出了个新问题, 借这个大赛,向社会、向业界提出问题, 这是我的希望。 不是说就多一张海报少一张海报, 年轻的、新锐的设计师, 应该涉猎社会上真正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把自己的真正的看家本领延展开来, 不是老的三板斧。
有一个物理学家曾经开玩笑地说过, 他只不过向上一个获奖的答案多加了个问号。 我们如果能向今天的设计再提一个问号, 向今天我们手中所看到的, 已经在使用的这些产品提一个问号, 未来我们的中国设计, 营造出来的新的生活方式, 可能真的就不一样了。
INNODESIGN:
是的,我们也同样希望年轻的设计师, 能够向今天的设计提出更多的创新, 重焕设计的创新, 很高兴您能接受INNODESIGN PRIZE的采访, 感谢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