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批准,武汉市正式入选2017年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武汉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11月21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武汉市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授牌仪式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向武汉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瑞峰授牌。设计之都•武汉标识首次公布!
 设计之都•武汉标识公布(图片来源:武汉晚报)
 设计之都•武汉城市标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创意城市联合标识) 标识左边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固定标识, 右边为设计之都•武汉城市标识, 为整体一起使用。
构思草图:

标识创作思路:

色彩寻源:
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楚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其中包括楚国的漆器艺术成就。楚国漆器的种类非常丰富,可达到六、七十种,包括当时的生活用品、家具类、文书工具类、乐器等……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红和黑的基本配色是楚文化漆器艺术的一大特征。

标识释义:
1、老字新作、中西交融 武汉曾经被誉为“东方茶港”,有着悠久的中西文化交融历史。武汉•设计之都标识以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汉字”为原型,并融入“武汉”两字开头第一个英文字母“W”与“H”,象征武汉的多元文化与活力;传统汉字融入现代几何扁平化的表现形式,体现了设计之都武汉“老城新生”的概念,继承传统又开启未来。
2、武汉符号、和谐共生 将字母“H”旋转,形成“工”字,凸显武汉在桥梁、高铁等工程设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800多年的历史。青铜器在楚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青铜器纹样的提取符号代表武汉另一大设计领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将“长江汉水融汇”与“人”字形箭头提取符号融入标识中,体现武汉作为设计之都,践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用设计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在文化的精神层面,楚文化为道家,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标识左边三点水笔画代表“水”,“水”为“天”(自然环境),右边“工”、“纹饰符号”等为“人”(人类工程、文化),合二为一形成“汉”字,寓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也是设计之都武汉未来发展的主旨之一。
3、色彩运用、溯源传统 采用楚文化中漆器的传统配色黑色与红色。 黑色——庄重、典雅 红色——热情、活力
标识应用效果:


设计之都标识并列展示:

设计师:

严章联 •ico-D国际设计联合会(前身为世界平面设计联合会icograda)会员 •意大利"ADesignAward设计大奖"国际评审 •意大利"ADesignAward设计大奖"青铜大奖获得者 •冷军艺术工作室特邀平面设计 •WIVD武汉国际视觉设计协会副会长 •武汉九一创作协会会员 •获得过国际国内20余个设计奖项
主要获奖 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2017国际视觉赛事中国设计师优秀作品展”优秀奖 2016美国纽约73届GraphisPosterAnnual年度设计奖 2016意大利博洛尼亚"CHEAP"海报艺术节入选参展 2015"情调苏州"国际海报邀请展参展 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城市.国际公益海报展”佳作奖北京、山东、湖北等地巡展 2015"意大利ADesignAward设计大奖"青铜大奖受邀颁奖典礼 2014"AGDIE亚洲平面设计邀请展"入选,全球巡展 2013"保加利亚索菲亚国际戏剧海报三年展"入选,保加利亚国家大剧院展出 2000"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海报邀请展"入选展出 1999"香港IDN国际平面设计竞赛”优异奖
作品收录 《中国标志创意》、《新平面》、《艺术与设计》、《包装与设计》 《2014-2015意大利A’设计大奖年鉴》 《7thInternationalTriennialofStagePoster-Sofia2013》 《IDN》、《CHEAP》
媒体报道 “意大利ADesignAward国际大奖”官网 “意大利博洛尼亚CHEAP海报艺术节”官网 “保加利亚索菲亚国际戏剧海报三年展”官网 “中国设计之窗”官网 “中国设计在线”官网 “亚洲CI”官网 “武汉市委宣传部——大武汉宣传”官网 “长江日报”报纸、官网 “湖北卫视”专题节目 CIBN国际线上、汉网、长江网、新华网、凤凰网、天津网、今日头条官网…… 获国外知名设计网站“graphis.com、DesignMagazine、DesignAmbient、designpeek.com”官网作品推荐。
WIVD武汉国际视觉设计协会介绍
武汉国际视觉设计协会成立于2016年,它借助武汉"世界设计之都”的优势,旨在全面促进国际视觉设计领域的学术探究、设计创作和中外互动,提高视觉设计师的专业水准和行业声誉,推动社会对设计的关注和中部地区视觉设计发展,促进协会和国际专业机构的多元交流。同时,组织国内外设计师参与在武汉举办的主题公益或商业设计活动,并在视觉设计、展览、培训、学术分享等方面提升整体项目,推广和组织实施工作,扩大和增进与国内外相关设计组织及个人的联络,通过地域名片打造武汉视觉新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