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任丽凤,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部副主任, 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委员会会员、北京设计学会会员、东西方艺术家协会会员。《周国平散文作品》获“首届中国国际封面文化博览会”最优秀的图书封面奖; 《周国平三部曲》获“第六界全国书籍装帧设计” 银奖;《爱书主题海报》获“首届中国设计艺术大展” 铜奖等。
记者:任老师,您从教多长时间了?
任老师:我正式从事教育10多年,之前在出版行业工作了近20年,是双师型教师。
记者:任老师,您在书籍装帧方面颇有成就,请您谈谈对书籍装帧艺术的研究和看法?
任老师: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从书籍文稿到成书出版的整个设计过程,也是完成从书籍形式的平面化到立体化的过程,它包含了艺术思维、构思创意和技术手法的系统设计。体现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思想的交流,因此现代书籍装帧的设计区别于传统的装帧概念,设计不只局限于书籍外表的装饰,而是将主观思想和艺术理念渗透其中,更加注重于文化精神的赋予、更强调对其内容的研究编排,以及对外部形态的设计,材料工艺的设计等整体设计。也就是对书籍的整体进行由内到外的全面设计。
自90年代以来在吕敬人老师的倡导和践行下,书籍设计艺术的表现也经历了由装帧到书籍设计的概念转换。现代的书籍设计艺术已远远不是装帧概念所能表达的,它涵盖了装帧、编排设计和编辑设计三个层面,是一个信息视觉化再造的过程,是三位一体的完整的书籍设计概念。是针对书籍内容的全方位表达与书籍主体内涵的深层发掘。其中“五感”理论对书籍设计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书籍设计的“五感”理论是杉浦康平先生提出的,即“书的表达需要五感,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五感作为人的觉受感官,其对应的五官是人的内在生命与外部世界沟通交流的窗口。由此,可将书籍设计看作对生命的发掘与表达,当一本书通过设计能够具有表达生命的力量并且与人类生命产生共鸣时,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而且持久的。所以在设计书籍时,首先要强调其主体性,着重烘托主体,注重设计定位、读者定位和主体潜在美的传达,恰当地表达思想内容。其次,才是彰显书籍的艺术性,以此调动读者的审美情绪。书籍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媒介,全方位展现出书籍五感的无穷魅力,尽善尽美的设计定位无疑是书籍设计成功的前提。
记者:您作为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部副主任,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学院设计教育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
任老师:艺术设计学部承担着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建立特色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为首要任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级实用型艺术人才。在教学上,注重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定位,探索学生学习新模式,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结合北京创意设计协会和文创产业联盟的资源平台,促进教学工作。在学科建设上,紧密结合京津冀、北京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学科建设,坚持“设计、实用”的原则,坚持“设计与数字科技结合、设计与市场结合”的定位,精准培养目标、重创新与融合,按市场需求来整合专业方向,并紧密结合市场变化,为全国和首都创意文化产业服务。我们的优势是教学的创新性与融合性,根据市场和行业需求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强调专业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保证高级实用型艺术人才的培养。
记者:您在教学管理上非常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请您谈谈您对设计教育中的“知”与“行”的看法?
任老师:谈到“知”与“行”,我想到了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直观地解读了知与行的概念,“知”是指知识,“行”是指实践,二者是相成相长的关系。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能熟练运用和掌握,变成自己的就需要在实践中完成,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那么对于设计教育而言,设计教育本身就是“知”与“行”的学科,践行“知行合一”是这门学科的核心。那么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结合实际运用到设计工作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纸上谈兵,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设计教育中,实践教学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充分接触市场,达到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设计实践的体会,学会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
记者:贵院参加了《启程-全国设计院校毕业设计作品联展》,那您对本次联展及参加联展的学生有什么话要说吗?
任老师:非常感谢主办方在本次“启程”毕业设计作品联展中,把即将毕业的设计新人作为主体,同时将展览与毕业生就业问题紧密结合,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书写自我的平台,也为企业和学生搭建了一个双选的桥梁,使学生增加了一个寻找自己发展方向的机会,企业增多了一个寻找优秀人才的渠道。
毕业设计展对于在校师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学校向社会展示教学实力、学生向社会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所以希望同学们在这个全国设计院校毕业设计作品联展平台上,尽情的展示自己,迎接社会的检阅,放飞梦想。在此预祝同学们收获满满,获得喜悦!也预祝本次展览圆满成功!
记者:感谢任老师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任老师:没事,不客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