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第十届“光华龙腾奖”颁奖典礼在天津举办,作为目前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的公益设计基金会,北京光华设计基金会自2005年开始面向全国设计人才和专业机构开展表彰、奖励、资助,发起了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评选、中国设计贡献奖评选、龙腾之星评选等公益奖项。10年里,光华设计始终以公益的方式推广着中国创新设计,也见证了中国设计师和设计产业的成长。面对中国设计发展的新时期、新问题,光华设计将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怎样看待中国设计未来的发展走向?围绕这些问题,记者对北京光华设计基金会理事长张琦进行了访问。
以公益推广设计
“如果从2005年第一届光华龙腾奖算起,光华设计走过了10年。但实际上,我们为推广中国创新设计所做的努力不止10年。”回顾光华设计的发展历程,张琦对记者说,能够多年坚持用公益的方式推广中国创新设计,他感到很自豪。
实际上,光华设计早在2002年就在山东青岛举办了国际青年设计节,在时间上比伦敦设计节还要早上一年。2006年,光华设计在国内推出首个中国设计节,以推动设计行业发展、促进设计人才成长、鼓励自主创新与原创设计;2010年,为了传播绿色设计理念、推广绿色设计,光华设计在瑞士卢加诺举办了首届世界绿色设计论坛;2011年,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的倡议下,光华设计基金会才正式成立,以扶持设计人才成长、推动设计产业发展为宗旨。
“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推动中国设计业发展的行列中有了第一家公益机构,在资助、奖励设计行业优秀人才机构的同时,还建立起设计创新领域内多元化的鼓励扶持机制。并通过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帮助和支持更多有价值的创新设计成果得以推广应用。10多年来,我们看到了行业里的很多个人、企业的成长,也看到了很多地区在创新设计的驱动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很多时候,基金会这种第三方组织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政府、企业所无法替代的。”张琦表示。
在他看来,坚持公益性是光华设计多年来能够持续良性运转的关键。“无论从事哪一项活动,我们首先要认清作为一家公益组织所肩负的使命;另外,捐赠来源和捐赠支出要平衡,管理要规范。10年来,光华设计设置的各类奖项评选始终面向整个行业,没有向任何人收取任何费用,完全是公益性质的表彰、奖励、资助。”
为设计人才提供服务
从2007年温家宝总理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到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设计在中国的地位与日提升,而在张琦看来,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将设计学升级为国家一级学科。“这成为促进中国设计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事实上,在很多场合,张琦都强调了培养设计人才的重要性。“中国问题只能靠中国设计师解决,这涉及到文化差异、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扶持中国设计人才的成长,这也正是光华设计的首要宗旨,比如不久前颁发的光华龙腾奖,其设立初衷就是发现和培养青年设计人才。
而今,中国设计行业步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张琦坦言,这让基金会压力更大了一些。“10年来,中国设计行业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设计所横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新的设计动力、新的代表性人物和团队层出不穷,我们也在根据这些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比如人才的评选扶持方面,光华龙腾奖是国内第一次对跨界设计人才进行评选,主要是通过各协会推报评选。在前几届中产品设计比较多,后来建筑设计、用户体验设计逐渐增加,近年来则更关注设计价值的实现,包括商业、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等,选择的难度越来越大。此外,10年前,我们在推广创新设计时,可能谈到的理念性、概念性东西更多一些,而现在,要落实到更具象的事务上。比如能否在设计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为设计人才和企业提供服务,但这涉及方方面面,难度很大。”
“中国的设计创新之所以没有像欧美国家一样风生水起,甚至与周边的日韩等国相比,我们也没有大放异彩,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的设计创新价值体系是模糊的,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团队做出设计创新后,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无法被评估。”在张琦看来,设计是灵魂,如果企业没有灵魂,那便成了行尸走肉,而金融则是企业的血液,如何把金融与设计完美结合在一起,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光华设计也在尝试将投资界引入设计行业,为设计人才、设计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张琦向记者透露,未来光华设计将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设计园区的建设,二是加大对公益基金的管理和支持,利用基金会品牌募集更多公益捐赠,支持创意设计人才。“在园区建设方面,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注册商标——设计瑰谷。希望未来能够落地更多实体的专业性园区,为设计人才、设计创新机构提供实体服务,并将园区的概念进一步延伸到设计版权、投融资服务等方面。”
中国设计应从文化中汲取营养 “当下,中国设计面临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产业自身技术的变革和应用以及资本推动,都将更好地推动设计和产业的融合。”谈及今天的中国设计,张琦认为,中国已经具备“弯道超车”的能力,在个性化需求、人与自然关系等理念上国内外已经相差无几,但在装备制造、教育体系等方面国内还是有所欠缺。而对于中国设计的未来,他认为将向两个方面发展:第一,向大众延伸。设计将跟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多的人将参与、体验和消费设计,同时新材料、新方法的应用将为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第二,往绿色设计发展,这与中国传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绿色设计理念将贯穿从灵感到生产、制作、销售、废弃整个链条。
“中国设计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和社会文化这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下一步,设计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带、产业集群比较集中的产业集群带发挥重要作用。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认识并认可设计的贡献率。”张琦建议,中国设计应从各种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认同和接受多元文化,将本身的发展植根于文化的沃土。另外,设计创新一定要跟国际接轨,涉及欧美的创新设计如何在中国融合发展,以及本土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如何融入到全球化步伐中去。
而对青年设计师,张琦认为需具备两个方面的品质,“一方面,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怀,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创新中国设计,把自身价值放在对社会的贡献方面;另一方面,要有全球化意识。中国设计的3.0时代已经来临,这对设计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对设计、新材料、新技术的理解,以及所拥有的资源、平台功能。要和大众设计对接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