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平面设计平面人物与团队 → 正文
形意达平面工作室负责人贾楠专访
作者: 樊鹏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10年8月9日

您觉得形意达这个团队是哪里吸引了您?

是这样,记得那年大学毕业时,我来到了形意达,可以这样说,形意达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这里给我的情感也是最为深厚的。无论是一家公司,还是一个team或组织,他都要有一个很强的凝聚力,这份凝聚力可能来自你的公司文化本身,可能来自同事或是这个公司的领导,甚至是一盆花(笑)。那我作为形意达平面工作室的负责人,我感觉在这里工作,无论是我本人,或是其他的同事,我们在一起工作是快乐的,因为设计本身就是快乐的。这是一种轻松,自由,放松的工作模式,在这里,每个人的想法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执行到最终的实现。当然,还有一套科学的设计管理方法,我们在对设计求得一个最佳解决方案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设计的策略性,我们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更多的考虑是从上到下的,纵深的去做一个项目,而非简单一个图形或文字,我们更加期望如何帮助一个企业去建立一个品牌,而非形而之上。所以,正是这种对工作的方法与态度,深深的把我吸引住了。

 

您怎么样诠释自己的设计风格?您的创作会不会受性格因素影响?

我一直想把周围的事物,来进行一个梳理,以求得设计的简约,因为设计是一个理性的过程,怎样把周围繁杂的事物有效的进行梳理归类,我想这点是很重要的。就好比我们接到一个新项目的时候,首先我们会对客户的资料,现状进行一个分析梳理,哪些是对项目设计有帮助的,哪些是可以从繁就简的,这个梳理的过程对于我们很重要,因为这样做可以使我们更加准确的站在客户或客户的客户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和把握方向。设计走在时尚的前沿,设计师的个人的能力与综合素质非常重要,性格因素肯定是存在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Ctrl C,笑),你可以把这种因素看作是激情或动力,但我们怎么通过我们的工作,把这种小我(自己)和那个大我(社会)进行有效和谐的融合,我想这点是我们要考虑的。好比一个项目,设计当然不是个人行为,设计即解决问题,基于此,那么我在想,我们所做的工作是需要甲方与乙方来共同沟通以解决问题,每一次的讨论,每一次的会议,我们视为是最宝贵的过程,在沟通的过程中判断出正确的方向,由此作出精彩的创意。

 

从接触设计圈到目前为止,最让您欣慰的是什么事情呢?

也许是看了Kenya Hara做了一个比喻:在新年时人们到庙里去祈福,祈福这种仪式是参拜者与神明的交流,寺庙并没有为了促进交流,发给每位参拜者护身符,而只是在静静地摆了捐献箱,凭由参拜者的心情决定是否捐助善款。参拜者正是从这种行为中感受到了神佛保佑。这也许就像中国所说心诚则灵。

 

在吉隆坡的这段时间,您觉得那里的设计文化给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我是在2007年去的马来西亚的三一(3nity)设计公司工作的,感受最深的是一年四季的夏天(笑)。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文化与生活习俗,KL相对于中国并不遥远,民族的自豪感是通过何种方式培养起来的?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该用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感受这世界的变化万千,而不是去盲目追求外面的华丽或形式,我想这点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平时除了工作,您还喜欢做些什么事情呢?

昨晚看了Helvetica的纪录片,因为前年在香港见到没舍得买,当时好贵的(笑)。

现在国内有了,如重获失物般的喜悦,很感慨...

 

有很多的设计师发展到一定水平,都想创立自己的设计公司,您有什么忠告吗?

理想,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往往我们可能在为了实现梦想的路途中,在积累的过程中,自然会损失人的激情,扼杀人的创造冲动,培养人的惰性,同时又会错过许多的机会。更不用加上旁人的一些不理解,自然而然的就是这种结果,才所谓成功人士为什么那么的少。比如我们现在去和任何一个创业成功人士谈他的过去,我想十之八九都会留下心酸的眼泪,是的,成功需要坚持,这个过程肯定不好受,但一定要抓住最初的梦想,要悉心保护着她,等待她开花结果的那一天。也只有了这个艰苦的过程,我们到时才能体会到欣然的欢乐,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平面工作室和个人部分业绩         

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建三局装饰有限公司

中物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

3G 门户新标识设计项目

阿帕奇(IPG)光纤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约顿气膜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中筑置业有限公司

北京应用高级技工学校

环铁艺术园形象设计(环铁亚洲设计中心)

国林绿金股份有限公司

承德乐野食品有限公司

紫昱辰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利凯投资集团

迪岸传媒

广典传媒


 

(责任编辑: quxiaomeng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5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5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