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06级艺术市场班学生戴振杰与张毅博策划、指导教师于洋博士担任学术主持的“介入• 互容--首都师范大学06级油画班作品暨展览策划与学院油画研究展”在北京798艺术区的《艺术》杂志画廊开幕。
《艺术》杂志社社长刘人岛先生、著名美术史论家李福顺教授、《艺术》杂志执行总编杨庚新先生、副总编李纪贤先生、张晓军先生、陈建明女士、首师大美术学院副院长吴明娣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赵力忠教授、艺术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郭丹、宁佐能等作为开幕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同时,美术学院06级油画班的参展同学以及05、06级艺术市场班的同学也参加了开幕式。
展览展出的七十余幅作品受到到场嘉宾的高度肯定。本次展览作为“85后”一代自发组织、自主完成的一次可贵探索的成果,也可被视为当下美术学院体系的一次跨专业教学汇报。在国内较早开设艺术市场专业的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与《艺术》杂志画廊联手为学院里的年轻学子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与契机,堪称这一领域的创举。“介入”作为一种趋向和结果,呈现出“85后”策展人与画家的参与意志;而“互容”作为一种状态和手段,则召唤着人们包容与宽容的态度。在“学院”中探研“市场”,在“市场”中高扬“学院”,这也是新世纪赋予双方的崭新课题。
现场海报
合影
参展作品
参展作品
参展作品
参展作品
参展作品
教师点评:
介入•互容 ——写在策展实践与学院油画研究展之际
呈献在诸位面前的,是“85后”一代自发组织、独立完成的一次可贵探索的成果,也可被视为当下美术学院体系的一次跨专业教学汇报。展览台前幕后的“演职员”来自于具有不同专业教育背景(艺术市场专业和油画专业两个群体),但他们拥有共同的渴望,即走出教室与画室,与象牙塔外的世界相互对视、交谈和认同。
“介入”作为一种趋向和结果,成为这两个群体共谋的意志;而“互容”作为一种状态和手段,则召唤着人们包容与宽容的态度。他们迫切需要进入公共视野,从中校验自身张扬抑或含蓄、高亢抑或私密的感触,同时更试图以个人化的表达,影响甚或干预外在的新奇世界。从这些作品中人们可以发现,“85后”一代或许是一个如此充满戏剧性冲突的代群:他们不再愤世嫉俗,也不再背负过于沉重的历史使命感;他们热衷叛逆却又缺乏足够的自主意识,钟情于快餐、卡通但不乏深沉细腻的感情;他们有时虚妄但厌恶造作,渴求兑现自我价值但拒绝轻易接受他者经验的导引。“85后”也必将成为历史,但在这之前,他们拥有足够的机遇与时间。
这次特殊的群展,也可能会给时代留下一个这样的文化案例:在师辈与学生两代人的相互对望、学院与市场两个场域的往来斡旋中,有这样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凭借胸中的勇气与心底涌动的表现欲,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这一步不仅属于他们自己,而或许也可以为我们展现一群尚无任何经验与资历可言的学艺者如何“介入”当下,触摸周遭的浮华喧闹,并从中初谙未来职业的“行业规范”,奠定必要的心理准备;同时更向人们暗示着“学院”与“市场”之间“互容”的可能性,以及学院教育体系与当代艺术生态的对话契机。在“学院”中探研“市场”,在“市场”中高扬“学院”,这是新世纪赋予双方的崭新课题。
作为在国内较早开设艺术市场专业、并在美术教育研究领域独步于全国的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连同艺术杂志画廊,为“85后”尚在学院里学习的年轻人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与契机,这是他们的幸运,也是时代的幸运。但愿他们能够保持一如既往的真诚与敏感,但愿在若干年后当他们回忆起这次展览,心中还能涌起一如往昔的激动与欣悦。
于洋 博士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2008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