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谭(1983) 导演 王树忱、钱运达
造型 柯明
剧情 天庭有珍奇书籍“天书”,被锁在石龛门里三千年。看守天书的袁公对天书的内容好奇不已,他乘无人之际,偷偷拿出观看。原来,天书上记录了一百〇八条法术,袁公偷偷下凡,把天书上的内容刻在石壁上。但本意造福人类的袁公此举却触犯了天条,遭到了玉帝的惩罚。 炼丹炉里的仙丹不慎被三条狐狸偷吃了,她们变成精下凡骗人钱财,还假扮仙姑和官府勾结,欺压百姓,祸害人间。袁公便指引天赋异禀的蛋生——一个从蛋里跳出来的孩子修习天书上的法术,和狐狸精斗智斗勇,为民除害。
剧照
![](/admin/data/file/img/20080507/20080507005701.jpg)
![](/admin/data/file/img/20080507/20080507005702.jpg)
![](/admin/data/file/img/20080507/20080507005703.jpg)
![](/admin/data/file/img/20080507/20080507005704.jpg)
![](/admin/data/file/img/20080507/20080507005705.jpg)
![](/admin/data/file/img/20080507/20080507005706.jpg)
《天书奇谭》是根据《平妖传》部分章节改编,讲述天宫里的哀公将天书传给人间,向蛋生传授法术造福于民的故事,充满喜剧风格,节奏明快,娱乐性强。
80年代的动画片种类很多,但更重要的是内容和艺术性都很好,而且别有特色。正如《天书奇谭》的整个场景,人物的造型设计,很好的继承了中国传统装饰绘画的特色,整个影片也充分运用许多民族的东西,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整部动画片的场景亦具有极强的纵深感,及特殊的装饰美。国画材料的大面积运用,大背景的灰色国画与人物身上漂亮的图案饱和颜色形成和谐的对比。画面的每一个元素,亭台楼阁、山涧细水,都表现的十分民族化,突出了中国特有的文化氛围。每个画面的构图也非常的匀称。镜头的运用也比较简单,基本上也是采用一种固定的摄影运动方式,突出对场景的介绍,保持了摄影机一种平稳的状态。小和尚与他师傅的打斗,只有两个人漂亮的武术动作,整个的场景是不运动的。但这样制作也有当时的客观限制。可我们现在的很多动画片就不能灵巧地用镜头来讲故事,对影片没有自己的风格要求,这就关系到影片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转载注明出处并保留本文所有链接,更多中国动画电影文章请访问中国动画电影的商业运作模式探讨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