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北京)大学生动画节评委、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路盛章教授:从Aniwow2007大学生动画节大赛评选标准谈中国精神
(注:以上影音实录为节选)
视觉同盟:非常感谢路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请您评价一下这次动画节作品的基本情况,以及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在创作中不同的创作思路和方法。 路盛章:我感觉这次比上次大学生动漫节的水平——不是特别全面,上次我在动画影片组,这次我评的是漫画(我本人是画家出身,也懂漫画,就让我到这组)——从类型上讲水平很高,漫画今天我们评得很顺利,一般是一个大奖、两个新人奖,评委的意见都比较一致。作品水平很高,我在去年的昂西做评委也是评的在校生作品,我感觉学生的作品就像足球队一样,不是国家队就一定强,青年人没有什么禁忌,学生时代的水平很高,像中国的足球队一样,中国的少年队挺棒的,青年队挺棒的,但是一到国家对就不行了。大家青少年的状态是很有朝气的,中国的作品评起来跟国外的水平差不多,甚至有的我们还超过他们。当然也有一些国外的好作品。青年学生的大赛的一个特点是冲劲大、特别有朝气、敢想,我评过广告方面的大奖,我前些天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的广告大赛,我感觉广告的学生设计的广告有些远比广告公司的设计要好,非常有想象力、非常有创意,这次动画节也是这个印象。
视觉同盟:您作为两届动画节的评委,相对上一届而言,您觉得这次参选的作品在数量和国籍上有什么不同? 路盛章:这次参选的作品数量比上次要多,因为有经验了,时间也推迟了,所以作品数量要多,据说国外来了很强的实力派的国家的作品。
视觉同盟: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在国际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主办方希望未来把这个动画节办成一个怎样的动画节? 路盛章:我们这个动画节在国内是首家,是得到广电部特别批准的,现在教育部也特别重视,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开幕式上会看到教育部长过来。这个大学生动漫节的意义在于要想振兴中国的动画,就必须从年青人抓起,必须要在我们的下一代是在校生的时候就教育他动画正确的方向,要和国际接轨,要深深地吸纳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从这上抓起是中国动画走向世界,也是发展中国动画的一个必由之路。这个动画节的意义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学生在年轻的时候,能够张开翅膀去吸纳外面的知识。
视觉同盟:您认为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 路盛章:就我本人来说,我去年参加过昂西的动画节,那我们没法跟它比,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动画节。看一个动画节的水平怎么样,主要看它发动的广泛程度、参与的程度,再从比赛这个角度来讲,就是要看你作品的数量,昂西、萨格勒布和首尔的动画节吸引的作品是成千上万件的,这样量大,好东西就多。而我们的参赛作品还要少一些,我们跟国外一流的、最著名的动画节相比,我们还是差一点,包括德国的斯图加特和昂西、萨格勒布、韩国。
视觉同盟:作为漫画组和网络游戏组的评委,您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路盛章:任何一个专业大赛都是这样,越高级别的水平,评委越是在评委的心中了,在初级阶段我也参加过一次评选,比如说广告、动画,那都是80年代、90年代初期的,我们都在定一个标准,等到1998年我第一次参加亚太地区广告节的时候,我发现没有标准,就是既然它承认你是业界的权威人士,那你觉得好你就打高分,觉得不好就不打高分,不像我们国内的要分创意占多少分、手段占多少分、视听占多少分等等。其实现在越来越进步,我们对广告的理解、对动画艺术的理解更高的一些,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才,非常高水平的评委的标准是在心中的。但是这个标准是约定成俗的,比如说漫画,不管有多少画面,首先要有漫画语言,要有故事,要有漫画特殊的语言配合,比如3幅画就显然不符合故事刻画的要求,当然分就要少一些,漫画有独到的语言和叙事特点;第二,我们要看它有没有创意,有没有创作性设计;第二,我们要看设计漫画的同学的造型能力怎么样,当然我们也很重视一点,就是作品一定要有中国的民族风格——当然这个民族风格不是简单的穿马褂、长辫子、画古代的题材,而是看有没有文化的精髓。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些漫画作者的作品有一种世界性的、国际性的特点,不能只有中国故事,外国人看不懂,只讲中国人的历史故事,也是不太合适的。
今天我们几个评委评得很顺利,基本上大家都具备这个水平,自己都有心中的标准,所以大家评得也很顺,尽管有一些意见的分歧,但是我们可以开诚布公,很坦白地表达,同时这次大赛的评委还要评出一种引导性、一种趋势。比如说一个作品已经在某个动画大赛获奖了,这次如果说水平不是特别地高、非评上不可的那种,我们尽量想发掘新人。我们还是比较倾向于那种具有中国精神的,并不是说画古代题材或中国神话等等的,而是我们不能全部都是日韩的,一定要有中国气概的东西。
我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但是我很提倡中国的动画要走向世界,一定要有中国精神,但你的表现手段可能是现代的,借助多媒体等等,我们现在看到很多画得比日本人还好的作品,但是我们几个人都没评上。还有的在成长阶段受到了日本漫画、韩国漫画的影响,这也是很正常的,像我们小时候都临摹那些大家的作品,现在的孩子们临一些日韩的东西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他们能够临得那么像,能够把表现给拿来,我觉得也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大赛,从长远的战略上来讲,我们作为中国人来讲,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我们为什么舍近求远,为什么不能很好地吸纳中国民族文化的资产呢?我们舍近求远去学韩国、日本,其实日本也是我们的鉴真和尚带去的中国文化,人家是发扬光大了,人家创造了大眼睛的美。但是都这样也不行,我认为艺术必须是百花齐放的,必须走到自己的路上去,尤其是最近一段,日本的风格和韩国的风格太强势了,而且我们同学、年青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跟着他们跑,就没有自己了,纵观这个现象,你是不会在任何国际大赛上获奖的,人家会认为你的就是韩国、日本的。当我们回忆中国的片子,像《大闹天宫》、《三个和尚》、《小蝌蚪找妈妈》等等作品为什么获奖,那是因为作品是东方典型的中国学派——当然中国学派实际上也是世界的,中国文化对世界作出的贡献是全人类的,他们读懂了。如果我们现在的画都像韩国、日本了,那就没有自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是非常伟大的,我们一定要吸取其中的精神,中国的审美应该也是世界的审美,肯定会被外国的评委接受,这一点我们做得还不够。作为老师,我也有责任去多讲一些这样的事情,引导大家多看一些,为什么《大闹天宫》和《三个和尚》是超不过的,那就是中国的审美、中国的精神是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造成的,故事的好加上大艺术家来做设计者,这样才能够做出好的作品。我们不学习、一味地模仿是不对的,中国人应该有志气做出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