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院校同盟院校专题 → 正文
清华美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系主任苏丹谈美术高考
作者: 郭秋惠 来源: 新浪教育 时间: 2007年1月9日

采访时间:2005年6月28日

 采访地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办公室

 记者:郭秋惠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您介绍一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的专业设置 以及每个专业的历史概况和发展现状。

 苏丹(以下简称苏):环境艺术设计系现在设有室内艺术设计和景观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方向。在学科分类上,环境艺术设计是二级学科专业。其实,这种学科分类以及定位 约束了它产生新专业的可能,但为了这个专业的发展,我们建立了两个专业方向:一个是室 内设计专业方向;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又建立了环境景观专业设计方向。

 目前来看,这两个专业所处的状况是完全不一样的。室内设计由于建立时间较长,因此比较成熟。虽然这个行业的经济收益不如前些年了,但是这个行业却开始步入成熟期 。院校教育开始职业化了,正说明这是这一专业成熟的标志。反观景观设计现在还是初步发 展 阶段,不同的院校根据不同的条件来发展,建立各自的阵地。比如园林院校根据对植物的认 识来发展景观,建筑院校通过规划和建筑学这两个专业基础和相关理论来发展景观,美术院 校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这个平台也在进行渗透。虽然每个院校专业设置的立足 点不同,但主要还是根据市场来建立相关的专业方向,因为社会需要大量这方面的人才。

 环境艺术在所有的设计专业里,似乎并不是那种专业性极强的学科,但是由于处 于消费社会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这一很重要的转折阶段,它的需求量是较大的。诸如房地产 行业的发展就带动了很多院校的专业,带动不少原来不成熟的行业,如建筑设计、建材、建 筑机械、工程管理,甚至金融等。现在,国家对室外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 是,我觉得应该在今后不断加强它的专业性以及定位的准确性,不能满足于现在的情形。现 在的建筑成果不够理想,发展不是很好,专业的学术性不强。

 环境艺术设计系这两个专业一年招收40人,并没有扩大招生,其目的和用意实际上是要培养 高尖端的人才。我们现在处在一个转型,即由过去注重技能培养转向培养学生的学术思想、 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思想的传播可能比作品的传播更快一些,将来对社会的引领 可能会在更短的时间内见效。如果仍然仅仅依靠作品,这个转化是比较慢的。在整个行业即 将变化的时候,最早的变化是从思想上开始的,我们的责任是要在学术思想上起到引领作用 ,这是符合大学的要求的,也是整体教育方针的调整。


记:您能否进一步阐述一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的专业定位,并简要介绍两个专业的主要课程?

 苏:其实,我们的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都是纳入到环境艺术设计这个学科概念来看待的,和建筑院校的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及林业大学的景观设计是不太一 样的。这首先涉及一个大的环境概念,即考虑生态、绿色、可持续等几个层面的问题。 实际上,是在人们的设计观念里增加了一些对设计方法进行约束的原则,如我们究竟要创造 什么东西,消费什么东西,这是一个大的前提。

 还有一个具体的创作手法问题,即我们的室内设计是一个环境设计问题,是建筑化和非建筑 化的和谐。它不拘泥于一个系统,而是多个系统,在这个环境里我们将多个系统进行叠加。 建筑院校的室内专业是在不同的建筑主张下设计建筑的内部空间。他们从建筑的角度理解, 我们从环境的角度理解。我们的环境就更加人性化、多元化,它的丰富性在于包容了更多的 东西。空间只是作为一个载体而存在,它要好,但它不是主要的东西。主要因素还是综合的 氛围:家具、陈设、灯光,包括艺术品、一些设施(即将来空间使用的道具)等。这是很重 要的,也是我们环艺系的立足点。另外,我们学院有这么多相关的专业具备这种资源,对学 生在环境中应用各种系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我们学院的优势。

 景观设计也是如此。有时候建筑院校的规划专业和建筑学专业做景观时,往往把景观(即外 环境)倾向于建筑化,从建筑的外环境、建筑的外部空间去着手。它的主体是建筑,就 是环境怎么能使建筑更好,怎么能符合建筑内部功能的向外延伸。还有就是从城市的角度来 讲建筑外部空间。风景园林专业对景观的理解我没有做过深入的研究,但感觉不太一样, 其专业的初衷可能是考虑风景的独立化。在环境艺术的背景下认识景观,我想除了大环境问 题,在具体的技法上可能也强调系统的综合性,无论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现在可能纯自 然的东西也少了,纯自然的东西用不着人去做。既然是在大的城市里——人形成的一个城市 ——或是小的区域里来做一个外部空间,我们的做法还是要考虑到综合性——环境里各种系 统、元素的和谐,要考虑绿化、地形、建筑、水体、户外家具、照明、艺术品,甚至标识系 统 也要考虑。实际上,这也反映了一种创作手法——多视角地看待问题,能够驾驭多个系统的 能力。 既然我们将环境定位于这个角度,它的课程结构也就比较清楚了。室内设计的主要课程一部 分要和建筑对话,学习建筑设计的基础、相关的建筑理论;另一方面要学习家具、照明、公 共艺术。景观的课程结构既然讲环境,就要强调综合性,主要包括建筑、植物、公共艺术、 设施,当然也涉及规划原理、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和专业绿化的应用、景观设计概论、园艺 基础、标识设计等。


记:那么,这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有没有一些是共享的?

 苏:基础部分有很多是共享的。从教学资源方面控制来讲不要浪费,能重叠的地 方一定要集中处理,基本上一二年级的初期课程还是共享的,如专业概论、造型基础等。有时候景观设计也上室内设计的课,但是上法不一样,不讲究专业性。例如做小型景观往 往要考虑室内的格调,这样从外环境到内环境的过渡就比较顺畅。


记:现在咱们学院改成高考时只选择设计、美术或史论分部,选择专业的问题挪到了大二,大一时还有专业导论课指导选择,这样选择专业是否比较合理?

 苏:客观地评价,很少同学因为导论课的专业介绍而改变对专业的认识和选择,他们都是靠听和看。听家长的建议,看的是社会上从事哪个专业比较有发展。人都会判断,导论课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当然,讲导论会让同学对所有的学科有一个认识,还是有其必要性的。


记:原来的设计基础考试是比较针对细化的专业的,现在如果报设计分部,考试是在设计大范畴内考的。您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 苏:从学术界来讲,多数人认为设计跟美术有天然的关系,因为设计在美术院校 ,设计是从美术系统走出来的。在这种教学大系统下,素描、色彩、速写考完了,学习设计 也就具备实力和基础了。这种认识存在其局限性。

 现在这种考试方式的变化我认为是值得肯定的,它是对设计基础考试方式的一 种改良。5个专业系合成一种类型,考查考生的灵活性,考查对题目的理解,这里有智慧 的成分。画什么都行,但是要符合题目。我觉得这种转型是个进步,但是这个转型一定要传 达出一个信息——要不断地调整,要没有什么定势。


记:可能更应该看重考生的创意?

 苏:对,要求考生提高原创性。有一年出《沟通?交流》这个题目,10000份卷子 可能有3000份想到打手机。这种考虑问题的方式是比较一般的;又有30%考虑到电脑、互 联网,可见想象力不够丰富;聪明的考生会避开这些东西。当他选用手机、互联网等一般方式去表达创意的时候,就要强化造型和表现。这种理念符合题目,但是创意是差的。创意对 设计太重要了。


记:像那年的题目,您觉得比较好的卷子是怎样表现的?

 苏:比较好的有很多,有一份卷子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但是它的跳跃性完全不 能用设计的标准去衡量,设计的标准比较紧扣。这里的“沟通”主要指思想的沟通。那个学 生画的是一个人在梳头,画面还特别抢眼。开头,卷子不及格,后来我把很多老师都说服了,打了比较高的分数。他是这样表现的:画的是背面,一个卷发的人在用梳子梳通卷发,画面本身相当抢眼,构图有张力,但他偷换了文字概念。即使这个概念被偷换了,但它不失为一 幅 优秀的作品。这种人的智慧能力符合设计要求。当代艺术讲究智慧,并不是传统的方式、继 承一种美学的范式。


记:这种考试方式是比较灵活的,对考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更重视在平时的积累。您认为考生在平时训练时应如何积累素材,提高创新能力?

 苏:就怕考前指导都有了,最后考试变成了模式。今年我们评卷子时发现,有些很个性化、非普遍性的主题大量出现。例如有不少于50张卷子画的是理发,理发师给一个人剃头,头上剃了个奥运五环。这和平时的奥运题目训练有关,肯定是考前班教授的。我觉得这不是街上随便的广告、宣传画,而是很有创意的个案,但它被拿出来作为一种模式,其性质就变了,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恶果。此外,中国结也是类似情况。女同志的头发变成中国结,大概也有40份之多。评完卷子后,我发现有若干相对集中的类型,肯定是考试记了几种模式。我认为,艺术设计考试的立足点是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对生活的认识。你对日常生活要有所了解,不能只读书、读死书,别闷在房间里画素描,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忽视自己的所看所感。我看过有些院校组织复习艺术设计专业的题库,倒也很好。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有明确的方向性,比如立体几何的学习、平面几何的学习、视觉常识的学习等,这对将来准备专业是有一定益处的。


记:刚才您也说过参加了好几年的阅卷,除了内容或表现形式的雷同,还有考生容易出现的其他问题吗?

 苏:所有不及格试卷还是基本功有问题。造型和表现还是最基础的东西。平常要学会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是用文字,而是用图形。其实,我觉得从设计的考查角度来看,要能反映出考生的造型能力,对色彩、线的控制,又反映出他的智慧、思考问题的速度及对生活日常的认知,就比较完善了。


记:您认为现在的考生有没有必要参加考前班呢?

 苏:考生希望考上好学校,受良好的教育,对他将来求职、发展都是有帮助的。他要通过第一步门槛,就需要一些媒介。哪个媒介把脉把得准,他就上哪个媒介,这是自然的,他要自己判断。现在的考前班良莠不齐,需要慎重选择。


记:您如何看待现在艺术类考生逐年猛增的现象?

 苏:艺术类考生逐年猛增,可能是家长看到了社会的需求量、它的应用以及从业前景,所以家长鼓励孩子学艺术。这也反映了人们对艺术与设计的新认识,是一种进步。整个中国确实需要艺术,一方面美化生活,一方面可以使人们的素养进一步提高,艺术有应用的市场。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考生是因为投机付出这个代价,还是因为热爱这个专业,还是看重未来?我们还应该看到,目前的艺术市场很热,将来有可能会过剩的。有些考生为了短期目的而作出的选择是不冷静的行为。


记:您如何看待艺术考生文化课成绩偏低的现实情况?

 苏:我觉得文化对人的一生很重要,尤其是像语文这样的基础学科,它是人在接触专业之前最朴素的表达思想、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语文是基础,伴随人的一生,确实应该强调。我们搞的就是文化,无论是艺术创作或设计(设计更具体),最可怕的是语文不行。这样对读书、获取知识会有排斥心理。摆脱了这些媒介,怎么给他们传输文化?长期的情感培育,形成好的读书习惯,才能接触好的文章、报纸,并很敏锐地接触思想。此外,像数学里的平面和立体几何等,对环艺专业也很重要。


记:学生毕业后就业也需要一些过渡吧?

 苏:过渡是应该的,但主要是到社会上磨炼。学校要能够给学生30岁以后脱颖而出的资本,这个资本就是思想和抱负。我们不能追求毕业初期就技术熟练、很受欢迎,但在设计群体里所处的位置不是很高的人才定位。我们现在的定位是设计金字塔上的尖,精英式的教育培养精英式的人才。

 

(责任编辑: fape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