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平面设计平面资讯 → 正文
“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开始作品征集
作者: 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委员会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06年9月12日

  设计力是一个国家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中任何有竞争力的产品必然是设计优良的产品。为鼓励我国企业的自主设计创新,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塑造中国生产企业的自主品牌形象,培育全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我国尤其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与《新经济导刊》杂志社决定联合主办首届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评奖活动。

  本次大奖将于2006年9月8日至10月10日进行在线征集产品,12月11日至14日,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委员会将在今年年底举办的首届“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举办隆重的颁奖仪式和获奖作品展,同时发行获奖作品年鉴。

一、奖项名称
  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

二、指导单位
  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三、主办单位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
  《新经济导刊》杂志社
 
四、协办单位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
  上海工业设计协会
  天津市工业设计协会
  重庆工业设计协会
  无锡工业设计协会
  广州工业设计促进会
  青岛市工业设计协会
  深圳市设计联合会
 
五、奖项设置及奖励
  红星设计大奖1名, 奖金50000元人民币。
  红星设计金奖5至8名, 奖金30000元人民币。
  红星奖若干名, 无奖金。
  最具创意奖8至10名, 奖金5000元人民币。
  最佳设计团队奖1名, 奖金5000元人民币。
  最佳设计新人奖1名, 奖金5000元人民币。
 
六、参评单位范围
  在中国注册的内资企业和设计机构。

七、参评产品要求
  由中国内资企业研发、设计并在国内外市场有批量销售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经授权许可、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产品;
  报送的产品应在过去二年和未来一年中上市销售的产品;
  同一件产品只能由一家单位进行申报。

八、参评程序
(一)报名
  本评奖活动采用在线报名的形式,请参评单位登陆以下网址进行报名
  网址:www.redstaraward.org
  评奖办公室将对在线提交的信息进行参评资格审查,资格审查通过后,参评单位需在指定日期前打印两份报名表并加盖单位公章和企业负责人签名,连同一套所上传的产品照片一并邮寄至评奖办公室, 已取得专利的产品要附带专利证书复印件。
(二) 产品提交
  进入终评的单位需在规定日期内将参加终评的产品实物运送到指定的评审现场。如产品无法运抵评审现场或产品所占空间过大,参评单位需提交能够准确反映产品设计品质(包括外观、结构、性能等)的展板。
  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评奖办公室将保留所有入选产品展板。
(三) 相关费用
  本届评审免收报名费和评审费(可能发生的产品运输和展览费用由参评者自行承担)。
 
九、宣传
  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委员会将在今年年底举办的首届“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举办隆重的颁奖仪式和获奖作品展,同时发行获奖作品年鉴。
 
十、奖项召回
  当遇到以下情况时,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委员会有权收回奖项标志的使用权和已颁发的奖杯、获奖证书和奖金。
(一)  获奖产品由于功能性缺陷造成了重大社会危害。
(二)  正式确认获奖产品侵犯了其他产品的设计权或其他知识产权。
(三)  设计者或生产者在未通知主办者的情况下对获奖产品进行重大修改, 并继续在该产品上使用获奖标志或利用其进行宣传。

十一、免责声明
(一)  知识产权保护
  参评产品不得存在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或争议,参评单位自行负责一切关于其参评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委员会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二)  产品保险
  参评单位应确保已经为参评产品购买了适当的保险,特别是针对盗窃、火灾、破损和损坏等风险的保险。
(三)  保密条款
  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评奖办公室将对参评单位提交的相关信息进行严密的管理。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委员会有权利用参评单位和个人的信息进行与评奖活动有关的宣传活动,例如发布获奖产品信息、出版年鉴等。当参评单位和个人要求公开、修改或延期使用其提交的信息时,评奖办公室经过身份核实后给予答复。

  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属于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委员会。 

在线报名>>

联系办法
   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评奖办公室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外大街28号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102号楼102室
   邮编: 100088
   联系人: 楼晓红小姐     张苗苗小姐
   电话: 010-82055308   010-82052056/82052086转505
   传真: 010-82054919
   电子邮箱: award@redstaraward.org  zmm@bjidesign.com

(责任编辑: art2000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5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5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