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CG·动画理论与教程 → 正文
PK引进片国产动画胜算几何
作者: 南京日报 来源: 南京日报 时间: 2009年7月7日

虽然遭遇《变形金刚2》的强势夹击,但自6月19日全国公映以来,动画片《马兰花》也获得了500多万的票房,成绩不错。影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无论故事本身,还是动画造型,抑或配乐中运用的丝竹琴弦,无一不流露出浓郁的中国特色。而另一部将于本月24日上映的《麦兜响当当》也大打“中国文化牌”:麦兜学中国功夫、做中国菜……导演谢立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这是我们创作的精神养分。”

反观几部引进动画片,《冰川世纪3》虚构出一个北极冰川世界,北极熊、小松鼠、猛犸象等成了主角;《飞屋环游记》则讲述一个不知国别的孤僻老头和孩子坐在一座会飞的房子里环游世界的故事……“外国动画片更重视故事的奇特性,对未来的幻想也是电影主题之一。”《马兰花》的一位电影营销人员说。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外的动画电影理念有所不同,但两者并无高低之分,让动画电影更加丰富了。”《马兰花》的导演姚兆华说。

不过,从技术手法和营销手段上来看,中外动画电影差距还是不小。

以《飞屋环游记》和《马兰花》相比,前者花费1.75亿美元,动用了最新3D动画制作技术,呈现出飘浮的飞屋,人物的衣服、毛发等也有很强的质感;而后者虽然也是电脑制作,可比起先进的三维制作,二维技术上还是略逊一筹。

“其实,在具体作画环节上,国内并不比国外差。”南京一位动漫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好莱坞一些动画大片如《功夫熊猫》等技术加工大多是在中国进行的,“我们落后的,是对核心技术的掌握,比如3D电影、比如一些重要特效。”

而中外动画电影在营销手段上的差距,则更为巨大。《宝葫芦》的中方制作人苏克表示,其实国产动画片不乏精品,但更多时候制作方把影片受众仅定位在儿童;而且,“迪斯尼从预告片的投放到衍生品推广,都注重整体包装,而我们往往单兵作战。”

这几年中国动画也积极向国外学习,采用明星配音、举行盛大发布会等,但还处于起步阶段。比如《马兰花》邀请了林志玲、姚明等明星配音,但档期却与《变形金刚2》“撞车”,对票房无疑会造成不利影响。

而反观《飞屋环游记》、《冰川时代3》等外国动画片,不光采用豪华明星配音,营销方面,《飞屋环游记》选择在戛纳电影节上以开幕影片形式出现,之后又在东京、伦敦等地举行气球派对,赚足了眼球;最后到中国内地上映,选了8月4日这个前后都无大片的档期。

(责任编辑: 杨志鹏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5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5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